狂欢): 由日元升值吸引来的海量国际资本(包括联合银团前期盈利的再投入)和该国国内因宽松政策释放的天量信贷,如同脱缰野马般疯狂涌入房地产和债券市场,吹起了一个人类金融史上都罕见的巨大资产泡沫。
银团同样深度介入,通过持有核心都市圈顶级地段的商业地产、高评级债券及其复杂的衍生品(如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尽情享受着这场由泡沫膨胀带来的、近乎梦幻的财富盛宴。
肖镇的指挥艺术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准如同外科手术。
他敏锐地判断出,1985年11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
此时,泡沫虽已膨胀得令人心惊,但距离其登峰造极、盛极而衰的顶点尚有一段距离,市场情绪依然被贪婪主导,接盘者络绎不绝。
肖镇果断下令:执行大规模、有序的利润收割与资本撤出计划。
银团庞大的交易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他们化整为零,通过遍布全球的众多离岸账户和复杂的交易通道,有序地、分散地、悄无声息地从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及债券市场抽离着天文数字般的资金。
整个过程力求平滑,避免引起市场剧烈波动或监管机构的过度关注。
当1985年的日历翻到最后一页,联合银团的核心三家(国内资本代表、海外华商联盟)进行了初步的成果结算。
前后累计投入的本金接近286亿美元。而经过这一轮始于广场协议签署、历时数月的精准布局、疯狂上涨与冷静收割,他们在年底前撤出的净盈利,已然是一个足以让任何金融大鳄都为之屏息的数字——远超初始投入数倍!这是一场教科书级的金融战役胜利。
然而,肖镇的眼光从未局限于眼前的暴利。他深谙“盈不可久”的道理,更看到了泡沫之后必然到来的漫长寒冬。
他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在安全撤出大部分利润,确保本金和核心收益落袋为安之后,留下约100亿美元的核心资本,如同埋下深海的种子,继续在目标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债券市场的深处潜伏、运作。
这100亿美元,将伴随着那个国家资产泡沫走向登峰造极的疯狂顶点,并在未来泡沫无可避免地破灭、整个经济体陷入长期低迷与结构性困境(即后世所称的“失去的十年”甚至更久)的灰暗时期,继续进行更为复杂、更为深远也更为致命的布局与收割。
这留下的100亿,既是持续汲取养分的根系(火种),也是伺机而动的致命利刃,将在未来漫长的经济严冬中,持续为肖镇及其所代表的战略力量创造价值并施加影响。
………………
初冬的华南,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气息。肖镇再次踏入了那座肃穆的烈士陵园,伫立在老旅长朴素的墓碑前。
没有香烛纸钱,他带来的是无形的战报,是回荡在心中的胜利凯歌。
“老旅长,”肖镇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山岳般沉稳,“您放心,家里(国内)的蛀虫,揪出了一大批,风气清朗多了。
这算是清了场,让咱们能安心在外面下棋。”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松柏的枝叶,投向遥远的金融战场,“外面那盘大棋,第一步,我们走赢了,赢得很大。
那两百多亿的本钱,如今已化作百倍千倍的力量,不仅喂饱了我们自己,更是狠狠地从潜在的对手身上剜下了一大块肉。
这些钱,这些资源,会成为国家未来腾飞最坚实的基石,为我们赢得至关重要的战略空间和主动权。”
寒风吹过,松涛阵阵,发出呜咽般的回响,仿佛在聆听。
肖镇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留下的火种,已经深深埋进了那片即将沸腾的土壤。
它会静静地看着那虚幻的泡沫如何被吹到极致,又如何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对他们而言,‘失去’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而我们,”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所收获的,远不止是金钱。这是为民族真正复兴大业,夯下的第一块、也是最厚重的一块资本之基!”
他挺直脊梁,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陵园依旧庄严肃穆,但此刻肖镇的身影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愈发挺拔伟岸。
他身后的棋局,早已超越了286亿美元投入与百倍回报的数字游戏,铺展向一片关乎国运兴衰、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棋局。
这辉煌的第一役,只是这宏大叙事中,一枚落定乾坤、余音绕梁的棋子。
真正的棋局,正随着那留下的100亿火种,悄然步入更为诡谲也更为关键的下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