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小年的喜庆余温尚在,京城的空气中已弥漫着归乡的急切。¨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
肖镇终于从堆积如山的文件、会议和那一堆未成形的“隐身”战机图纸中暂时抽身。
他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和无法磨灭的孤寂感,汇合了妻子李小云和四个孩子——沉稳内敛的长子承勋、聪慧灵动的女儿橙渝、活泼好动的双胞胎幼子承功、承志。
在京城南苑机场的贵宾室,他见到了这世上他最亲的人——他的亲叔叔肖征一家。
肖征,这位肖镇在世上唯一的血亲长辈,鬓角已染风霜,但腰杆依旧挺直如松,眼神锐利中带着历经沧桑的温和。
他身边是他的妻子王月,一位慈祥而坚韧的女性
。围着他们的,是肖镇亲弟妹肖曙(肖征之子)和他身怀六甲、温婉娴静的妻子王一菲;亭亭玉立的堂妹肖瑾(肖征之女)。
两支血脉,以肖征和肖镇这对叔侄为核心,老中青幼四代同堂,组成了一支洋溢着亲情与归家渴望的队伍。
“幺爸!”肖镇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肖征布满老茧的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
这份亲情,是他从五岁半父母双亡、沦为孤儿后,肖征拼尽全力为他撑起的一片天。
“镇娃子!”肖征用力回握,眼中满是欣慰和关切,“瘦了!事情再多,也要顾着身子骨!”
他的目光扫过肖镇身后的李小云和孩子们,脸上绽开笑容,“小云,孩子们都精神!好,好!”
“爷爷!”小瑜欢叫着扑向肖征。
肖征笑着抱了抱这个全家开心果:“小瑜想南山垭口没?想熏的腊肉没?”
“想!想腊肉,想大黄狗,还想爬后山的坡坡!”小瑜的回答引来一片温暖的笑声。
这温馨的场景背后,是肖征当年在晋西北战场的烽火硝烟中,千难万险委托组织找到失散的小肖镇,安排他在组织的关怀下当小交通员,才艰难活下来的沉重过往。
肖镇父亲肖政堂牺牲在罗店那血肉磨坊般的战场,母亲文云淑殒命于敌机的狂轰滥炸,这份家仇国恨,深深刻在叔侄二人的骨血里。
停机坪上,隶属于“小财神”肖承勋名下的湾流ii型私人公务机,银色的机身反射着冬日的微光。+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这是承勋在国际金融战场上搏杀赢得的“战利品”之一,此刻,它承载着肖家两代人沉甸甸的乡愁与团圆的期盼。
引擎低沉而有力地轰鸣,飞机冲破京城的暮霭,翱翔于云海之上。舷窗外,大地苍茫。
肖征望着舷窗外翻腾的云层,感慨万千,声音洪亮而带着历史的回响:“镇娃子,还记得不?
那年,我托人找到你的时候,你才那么点高(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小脸脏兮兮的,眼睛却亮得很,一点都不怕生,像你爹!
唉……你爹,我那好大哥,要是能看到你今天这样,该多好……”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沉的痛惜。
罗店的血雨腥风,文云淑牺牲的噩耗,是肖家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肖镇默默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切的哀伤与思念,随即化为更坚定的光芒:“幺爸,爹娘在天上看着呢。
咱们肖家的根,在南山垭口,咱们的命,得活出个样子来,才对得起他们,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乡亲。”
王月轻轻拍了拍肖征的手背,又对肖镇温声道:“镇娃子,你叔常念叨你,就怕你太拼命。
现在看到你把家业撑得这么大,孩子们都出息,他心里高兴。”
“幺妈,我晓得。”肖镇对王月这位如同母亲般照顾过他的婶娘,充满了敬重。
王一菲依偎在肖曙身边,温柔地抚摸着隆起的腹部。
肖曙则低声对肖镇说:“哥,您上次提的碳-碳复合材料涂层优化思路,我们模拟了,极端热流下衰减还是快。您看是不是纤维编织密度和先驱体树脂……”
肖镇立刻收敛心神,专注道:“密度提高15%,用三维正交。
先驱体加0.5-1%改性硅烷提升交联度。数据发我。” 兄弟(堂兄弟)间的专业讨论,带着家族传承的使命感。
李小云细心照料着承功和承志。橙渝和肖瑾这对姑侄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医学院的课业。
飞机平稳降落在渝州江北机场。
扑面而来的山城空气,带着熟悉的腊肉、花椒、硝烟混合的年味。
南山垭口新修的台地新房,早已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大红灯笼,崭新的春联,还有院子里挤满了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