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安然度过1983年那次严厉的社会治安整顿行动,其中不少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视线回到创新投资基金本身。
1980年度全财年,基金会拥有56万员工,涵盖产业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研究员,其中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高达75人,人才密度惊人。
名校本科特别是和肖镇相关联的几所学校的精华毕业生基本都在创新产业基金会旗下企业工作。
旗下核心民品集团“复兴产业投资集团”和军品集团“保利投资集团”全年营业额合计438亿美元(按官方汇率1:1.5折算)。
这仅是两大集团的营收,不包括已独立核算、与基金会平行的金陵花卉投资、宝安投资、西北新材、京西投资等央企。
教育系统的校办企业则根据所属院校的隶属关系(军部或教育部)分别管理。
位于西山脚下的特种学院,习惯性地将日常经费账单发往基金会后勤财务部核销,脸皮颇厚。
如今权责明确后,本应由总后拨款,但肖镇看了看他们的预算,没多说什么便签批了,甚至在1981年预算中还额外补贴了5000万人民币。
这种“不符合常规”的操作,竟也无人质疑——毕竟财大气粗的创新产业基金会,这点钱真不算什么。
整个1980财年,基金会税后净利润高达163亿美元。依据《创新产业基金会条例》,该《条例》是通过组织审查后颁行的。
刘菊香于1月18日向军部提交了涉及16.3亿美元(约合24.45亿人民币)的职工分红方案。
如此庞大的金额,让主管后勤的军部领导也慎重异常。方案随即被呈报至更高层。
高层领导审阅后,提笔签字:“依法足额纳税后的合理分红,理应批准。
这是几十万高素质员工辛苦一年的成果,该奖就奖。
不过,小刘啊,叮嘱大家低调些,分了就分了,别到处宣扬。”
刘菊香心花怒放,连连点头称是,俏皮地保证“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的确在人均才几十块收入的80年要爆出这种信息,会无形给上级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腊月二十二日前(南北方小年之间),刘菊香会同基金会财务部,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分红权重,通过华夏银行京城分行,将分红奖金发放到56万员工手中。
人均约4336元,但根据权重差异,最低的也有1000元,最高的是狄幸,他荣获唯一的“会长奖”(后改称“总裁奖”),奖金20万元人民币。
肖镇作为军部直管干部,其工资由军部发放,未参与此次分红。
他和秦老师等约百名国家战略级科学家,每月基本工资加补贴约2200元,是当时全国同类型收入的最高档。
腊月二十二日当晚,复兴国际大酒店张灯结彩。
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会在此举办盛大的“尾牙”宴,表彰年度优秀员工。
近5000名干部职工到场,肖镇亲自为1000名优秀员工颁发了内含100元现金的过节红包以及京西集团、农夫集团的丰盛春节大礼包。
所有56万员工都将获得“阳光普照”的礼包。
尾牙宴的高潮是抽奖环节:
* 四等奖(2800份):男同志获小天鹅小家电礼包,女同志获倩碧化妆品礼包。
* 三等奖(1500台):熊猫牌两轮电动车(后续配送上门)。
* 二等奖(800台):熊猫牌三轮电动车(后续配送上门)。
* 一等奖(100台):复兴汽车公司生产的大众牌四门轿车!
复兴汽车成立才两年时间,肖镇的打算是致力于生产百姓能消费的入门级汽车产品,他是想把复兴汽车未来打造成国民汽车品牌,没有豪华汽车规划路径,实用耐操就是它的特点。
令人称奇的是,基金会56万员工几乎人人持有驾照,并能熟练操作多种工程车辆——这是肖镇的硬性规定。
他在内部刊物《创新》上强调,鉴于基金会员工多在军工或高密级单位工作,全员需具备准军事素养。
50岁以下员工每年需轮训一个月,内容是真枪实弹的军事训练。
复兴和保利的员工因此以战斗力强、意志坚韧、精通现代化装备操作而闻名。
在各大核心工业区,配备有约2400架各型察打无人机,但最高解锁权限仅限肖镇、刘菊香、刘淮海、萧澈四人,且需四人同时授权,安全措施极其严密。
尾牙宴圆满落幕。肖镇独自回到创新中心118层的办公室。
他的学生萧澈运气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