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激烈进行中的长沙会战
在薛岳将军的率领下,第九战区集结起六大集团军,四十七个师,其中还有三大纵队,一并投入到长沙会战之中。-m¢a-n′k?a.n?s?h-u^.`c/o,m′
国共双方又一次联手保卫长沙,武汉会战,是以武汉为核心,发动的一场消耗日军战力的大型消耗战,长沙会战的形势则完全不同。
武汉打到最后,中国军队终究还是要撤出战役,武汉终究会沦陷,被日寇所占领,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消耗日军的兵力。
长沙会战则不然,守住长沙,坚决不能沦陷!
无论何种情况之下,长沙绝对不能沦陷,必须死守,不惜一切代价的守住,粉碎日军“以战迫降”的阴谋手段。
为何长沙不能沦陷?一定要死守呢?长沙和武汉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为了面子而战,还是为了别的原因?
这个问题困惑着许多关注时事政治的老百姓和军人,非常的不理解军政部对武汉和重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报纸上当然不会具体的说明其缘由,就算是精通军事的记者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随便的妄自揣测,当前这种敏感的环境之中,任何的虚假不靠谱的消息都有可能会对当前薄弱的抗日局势造成严重的影响。?2:?@8]/.看¨a\书×网?` ?免?费*?阅%?读?{′
不过,对于军人而言,却没有这种方面的顾虑,拿着报纸,吴成东一行人找到了许晨风。
在777团的团部里,许晨风不仅是个团长,更是个参谋,自己为自己出谋划策,他麾下的“四大金刚”:吴成东、宋之龙、韩龙、陈忠义,除了宋之龙之外,另外的三人都不具备出谋划策的本领,他们更适合于冲锋陷阵,属于将才。
宋之龙更是一手替他撑起了团里士兵们的训练和日常安排事宜,在关键的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分寸。
至于行军打仗和军事任命,整个777团便成了许晨风自已一个人的“一言堂”。
许晨风提出的任何军事建议,在团部里下发出去的时候,几乎不会遭受到任何的反对声音,一者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二者则是因为他是黄埔的高材生,对他的能力心服口服,对于长官的信任,即便是错误的命令,也会毫无条件的遵从……
“团长,跟我们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吴成东将报纸拍到了许晨风的桌面上。\r?u?w*e+n?5·.-o,r/g`
许晨风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堆的零件,他的比利时出厂的进口勃朗宁手枪不知某个地方出了问题,刚刚拆开,正在检查的时候,吴成东等人便闯了进来。
看一眼报纸上的内容,说的是军政部严令,第九战区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长沙,薛岳将军以及部下集体立下军令状,死守长沙,流尽最后一滴血。
“还能是怎么回事,第九战区正在打仗呗。”许晨风的脸上一副不在意的神情,继续将精力投入到修理手枪的工作中。
就算是在意,又能如何呢?他们是第五战区,长沙会战在第九战区打响,就算是想帮忙,也是鞭长莫及,更何况,第五战区兵力捉襟见肘,怎可能帮得上忙,就算是请缨出战,长官部也不会轻易的调动第五战区之内的部队支援长沙会战。
更何况指挥长沙会战的将领是著名的悍将薛岳将军,粤军悍将,其威名才能可与张自忠将军比拟。
在国军部队之中,两人可并称为北自忠、南薛岳。张自忠成名较早,薛岳将军稍微次之,北伐之战中一举成名,又在兰封会战当中,险些吃掉日军一个师团,更是在武汉会战之中,全歼日军铃木联队,战功卓越,其名气,不亚于张自忠。
第九战区六大集团军里,不乏中央军精锐,尤其是,现如今的日军已是大不如前,经过了武汉会战这场规模空前的消耗战之后,锋芒大减。
远远不如开战之初犀利,因此,许晨风猜测,薛岳将军所指挥的这场以保卫长沙为目的的大型会战,想要守住,应该不是难题。
尽管,这其中的经历可能会相当的惨烈,但是,若是军民一心,将帅指挥得力,长沙,未必会沦陷!
“昔日武汉会战,打的轰轰烈烈,参战的部队规模空前之多,足有百万余人,打了小半年,为何长官部都不曾下达死守武汉的命令,反而是长沙一定要死守呢?这其中,到底是为何?难道说,武汉不如长沙重要吗?当前的抗日策略不是以消耗日军主体兵力为前提,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吗?在此前提之下,为何要死守长沙?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