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死活不出蜀中一步!
蜀中有他的大军,也有华阳王府差来保护他的高手。纵是赵缨恨他恨得牙痒痒,也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那一边传来声音:
“却也简单,你首先上疏给朝廷......”
“告御状没有用!”赵缨打断道。
那边却说:
“不是让你告御状!朝廷之中尽是梁思常的党羽,任何不好的东西都送不到陛下的桌前。”
赵缨反问道:
“不告状,难道给他表功吗?”
她感受着刀身上流淌着的龙元,暗笑着上古神祇如何能懂现世的人情世故......
哪知那一头还真的肯定地道:
“就是给他表功!”
这下子,轮到赵缨沉默了。
给仇人表功?这叫哪门子办法?
她的眉头微微皱眉:“莫以为你套了沈川的声音,我就能容许你胡说八道了!”
那一边明显地语气一滞。
却终究娓娓地解释道:
“白帝城一战,那厮目送着郑贼跑到蜀中,报上去的便是大捷。只不过京城那帮人毕竟还要点脸,看得明白是怎么回事,故而是赏是罚,至今未有定论。”
赵缨蹙眉摇头:“这些消息还是我告诉你的,不用你说,我自然也清楚!”
“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只是添点油加点醋就好。”
“龙元”上面泛着些微的波动:
“你只说巫山上下已经步入正轨,但是见梁督师未有一丝封赏,心中着实不忿......你多将一些自己身上的功劳分润出去,只说是在梁督师的指挥之下才得此大捷!”
赵缨一时冷笑:
“朝廷的态度,原本就在一个无功无过不赏不罚的平衡点上,我这一说,岂不是等若拨动了天平?我为何要成全于他?”
“朝廷的赏罚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要引他出来!”
“龙君”终于点到了关键的地方上。
赵缨的心头,也如划过一道闪电一般,将所有阴翳都照亮了去!
而在千里之外的苗寨之中,阿绣有些发愁地隔着门扉往里看去。
却见沈川对着空气,已经自言自语了好久了......
这家伙还在说着呢:
“按照大赵律法,他这等程度的统帅接受封赏,可是要回京述职的!而自蜀中回京述职,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走蜀道去关中,再顺着黄河回京......这条路难走不说,关中之地早被七十二路烟尘占据,他一定不会走这条路!”
“另一条,却是沿着大江水道去往湖广,再沿大运河北上京师......”
“梁督师必然会选择第二条路!而这条路,又必然经过巫山!”
巫山之中,赵缨盘坐在小楼之中,已经完全明白了。
弯弯绕绕了这么久,原来尽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却在这里!
她隐约觉得这种手段有些熟悉,似乎像是某个故人的手笔......只是此时满心思都在别处,也无暇细想。
事情有了转机,赵缨的心情一下子便舒朗了起来。
“原来如此!”
她恍然大悟:
“那我速去准备,就在巫山截杀于他!”
言罢,她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外走去。人已到了门边,往外瞧去,只觉得小楼外面的晨光也明媚了,鸟鸣声也悦耳了起来。
但是沈川还没说完呢......
他借助着半团龙元,足足喊了三五声,才终于将这婆娘喊了回来。
语气却是已然有些无奈:
“你这婆娘都在想些什么,如此急匆匆的,脑子只长了半个吗?”
赵缨突然遭骂,本能地勃然大怒。
只是她未及开口,那团如水般流转的龙元里面,又传来恨铁不成钢的声音:
“你若前脚刚经历过刺杀,后脚便上书朝廷。而那老家伙又恰巧便死在了巫山......这等巧合,若你站在朝廷的角度上,不觉得大有蹊跷吗?”
倒也确实。
赵缨经他这么一点,也有些讪讪......却也仍不免得有些嘴硬:
“我自去找林彦起草公文,先将那老登引出来再说!至于在哪里动手,后面再定也不迟吧?”
嘴硬归嘴硬,并不妨碍她迅速回身坐好,又像一个小学生般恭谨地请教道:
“你看哪里动手最为合适?”
那一头显然早有计较,回答得不假思索:
“白帝城最合适!”
又是那地方?
赵缨本能地皱起秀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