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外面开了个大食堂!
饭香味并不多时便传遍了全镇子,陆陆续续地有人家放下戒心,依次从门户里面走了出来。
“军爷,自从这地界上闹了兵灾,可足足有小半年了!你们还是第一个给钱的哩!”
有上了年纪的镇民感叹道:
“贼兵也好、官兵也罢,一茬一茬地来!来一茬,镇子上的人就少一茬!当场格杀的有,掳作壮丁的也有,更多的,却是失了生计活活饿死的,抑或是活不下去投奔他处的!要知道,咱们镇子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富裕地方,可如今却成了这幅样子......”
这个老汉说着说着,竟开始抽抽搭搭地落下了泪来。
他一开口,好似勾起了镇民们的伤心事,这些平日里压抑惯了的情感,便在这个时候如决堤一般收拾不住!
“俺的大儿子便被他们抓去充了军,至今都音讯全无......”
“俺娘眼见着家中没粮,生怕成了拖累,在一天夜里上吊走了......”
“......”
到得后来,这处镇子外的空地上竟只剩下了啜泣之声,哀恸声直冲天际。
好好的一处大食堂,竟意外地给办成了诉苦大会!赵缨不由得望向己方士卒,却见每一个也都神色悲戚。
也不知,他们留在黑虎寨的家眷们如今怎样了?
鏖战至今,自己这一支队伍已经减员近半,几乎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她本意是想让兄弟们修整一番,可如今这态势,是不是反倒有些动摇军心了?
正忧心忡忡的时候,人群中忽地站起一个雄壮的汉子来。
“你们日哭到夜,也哭道明,能哭死贼兵吗?能将你们的亲人哭回来吗?”
赵缨循声看去,正是自己帐下的李大山。她正要呵斥,却见沈川不知何时凑到了李大山的身边,还不着痕迹地朝着自己使着眼色。
敢情是这家伙教的他......
这一声突兀的呵斥,一时间震得场中鸦雀无声。那个哭泣的老丈却是慌忙致歉:
“小老儿说些胡话,军爷们可万万莫要往心里去。”
“如何能不往心里去,难不成贼兵做过的那些事,都是假的不成?”
李大山冷笑道:“故土遭难,有血性的男儿不拿起刀枪,难道靠眼泪哄得贼人退兵吗?”
这话一出,果真有尚存的青壮受不得激,拍案而起道:
“官兵贼兵,都是一路货色!”
“那你们也可以有别的选择。”
李大山说到这里,赵缨终于是明白过来他憋得什么屁了。
果然便听他压低了声音,神秘地道:“诸位可曾听说过红娘子?”
红娘子本人便无语地捂住了额头。
这些百姓里面,有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然而李大山也不管这些乡亲们是摇头还是点头,已经自顾自地扯开了:
“实不相瞒,我等正是红娘子的队伍,刚刚从白帝城战场上退下来......”
不得不说,这个家伙口条是真的清晰,自南津关再到白帝城,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迹娓娓道来,却又往往在关键处添点油加点醋......
于是,这处露天大食堂又转而变成了一处茶馆,而在这位优秀的说书先生的控场之下,场中的气氛着实有些热烈!
然而处在话题中心的赵缨本人,就没有那般自在了......
她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挪到沈川身边,咬牙切齿道:“可以了哈,给本姑娘见好就收!”
一边说着,小手不着痕迹地探到了衣服下面。
一扭......
“嘶——”
沈川吃痛,却又不敢呼出声来,只得这般长长地吸一口气。
“马上马上,不会太久了。”
他连忙求饶道。
只见人群之中,忽地站起来一个满脸潮红的后生:
“军爷,俺要参军!”
“莫要说胡话!”
李大山斥责道,其语气却是诠释了什么叫做循循善诱:
“参军,意味着吃苦,意味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你们这些小娃子,不好好地守在家里,尽说这些好高骛远的话!”
那后生果然受激,梗着脖子:“俺们庄户人家,最不怕吃苦!”
“小兄弟,打仗是会死人的!”
赵缨也忍不住劝阻道。
“俺不怕!娘老子都饿死了,俺孤家寡人一个。红娘子,俺跟定你了!”
言罢,他嗵地一声跪倒在地,咚咚咚地磕头不止,磕得鲜血都流了出来!
这个时候,赵缨也说不出任何扫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