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月,等水势一退,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守业自然熟悉三峡的水文地理,随着沈川的描述,他也在心头展开一幅千里三峡之图。他自己推演了一番,却也与沈川的分析一一吻合。
秦大帮主一时间竟是有些失望:
“也就是说,红娘子这番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不过是稍稍迟滞贼兵的攻势而已吗?”
“迟滞贼兵攻势,这还不够吗?”
沈川微微侧目:“借着上涨的江水,南津关至少能阻隔贼兵一个月;南津关的存粮已经被焚毁,贼兵占了关城至少又要花一个月聚集粮秣;再等贼兵逆流行军,到白帝城也需要一个多月!”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官兵集结起来,将他们堵在三峡了……吧?”
却是沈川说到此处,忽地想到官兵是什么德性,一时间也不确定了起来。
从襄阳到巫山再到渝州,沈川见得多了,如何能对这帮家伙生出一点信心?
一声长叹,他也只能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秦守业倒是安慰道:“无妨无妨,三个月后,春潮无论怎样都该来了!到时川江再度涨水,咱们顺流而下,全靠着白帝城的守军和我排帮儿郎,也足以拒敌!”
二人说到此处,差人添了茶水,便又是各怀心事地久久无言。
正沉默间,忽地又有信使自外面赶来,只说是洗冤司来信。
密信上的蜡封处还有徽记,沈川认得是靳祥师兄所留,一时间又振奋了起来。
他直接接过信来,展开来读了下去,眉头却皱得越来越厉害。
秦守业看这架势,也紧张了起来。他有心问两句,又不知这等机密该不该问,一时间百爪挠心,也只能干着急。
好在沈川长叹口气之后,却直接将密信丢在了秦守业的面前。
“如此看来,就连白帝城也要保不住了……”
秦守业吓得白毛汗都出来了,连忙看向信中。
这密信简洁明了,只写明了两件事:
第一, 各处反贼闹得风起云涌,朝廷忙于各处救火,抽调不出军力发往三峡,着三峡守军自行守土;
第二, 大赵皇帝已发圣旨,差了在锦城的梁思常大人为五省督师,率部众赶赴白帝城,统掌三峡一应事务……
“这……”
秦守业看得一头雾水,也不知朝廷到底要闹哪样!
若说自行守土一事还在意料之中,可是这位千里迢迢的梁思常大人又是何方人物?
他尚且希冀道:“不知这位梁大人,能带来多少部众?”
“他呀,你别指望!能不把白帝城的守军打进去就不错了!”
沈川摇着头道:“家师早有评价,此人擅空谈、短于实务,万万不能重用。可偏偏陛下对他青眼有加……唉,只求三峡在他手中,真能有个稳妥吧。”
第187章 黑虎寨的变化
沈川在白帝城等到了赵缨的消息,心下终于安定,这才一刻不停地赶赴黑虎寨去。
几乎在他离开白帝城的前后脚,赵缨也在白帝城外策马而过。
她心中挂念着沈川与寨中父老,故而并没有在城中修整,只是在馆驿中简单地歇了马,便再度带着李大山往回赶去。
前番去巫山时,她一路走的水路,只花了不到七日时间。而回返黑虎寨时,却用了足足一个月!
紧赶慢赶,她终究还是没在年前赶回寨子。于是来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年关,也只能在匆匆赶路之中胡乱地过了下去。
“姑娘,前方那镇子便是清溪浦!”
李大山远远地望见一处渡口,于是催马走在前面,自去打探明白了,这才回返禀告于赵缨。
到了清溪浦,黑虎寨也已经不远了。
满打满算,离寨不过两月时间,可是赵缨再度听到“清溪浦”这三个字时,却不知为何有种想哭的感觉。
她催马便要往前行去。
李大山横马于前,担忧道:“姑娘,您且稍等片刻,容属下再去打探一番!”
“都已经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好打探的?”赵缨奇怪道。
李大山却是说道:“属下先前看到镇中家家关门,在街上的百姓也对属下颇为警惕。看上去,这个镇子好像不太欢迎生人!”
怎么可能?上次赵缨来清溪浦时,镇民们不知有多热情!
不过赵缨再一想,觉得八成是贼兵进犯的消息传到了此处,故而有些警惕之心也属正常。
想到此处,她便拨马上前,一挥刀鞘将李大山拨至一旁,道:
“有何异常也得咱们看过才能知道,且让开,与我进镇!”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