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民间游医 > 第1章 医者仁心

第1章 医者仁心

所谓的游方郎中,他们就如同那漂泊于尘世间的浮萍,行踪不定,西处游荡,以给人治病为生。若要用现代人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释,那便是这些郎中们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工作地点,他们宛如随风而动的蒲公英,飘到哪里,就在哪里施展自己的医术。

游方郎中这一称谓由来己久,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那时,大名鼎鼎的扁鹊便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游方医。他身怀绝技,医术精湛且全面,无论是内科疾病还是外科创伤,都能够轻松应对。正因如此,他才得以游历各国,行走于民间,为那些普通老百姓们切脉问诊,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

而游方郎中所服务的人群,往往都是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他们在漫长岁月里不断积累各种病症案例,并通过辛勤努力积攒下一定数量的财富后,才有机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坐堂医”。一旦成为坐堂医,他们便会选择在某个地方落地生根,开设医馆,从此安定下来。此后,他们或埋头撰写医学著作,将自己毕生所学与经验记录下来;或广收门徒,将医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然而,从古代的医术体系角度来看,不少人觉得坐堂医的医疗水平通常会比游方郎中更胜一筹。确实,大多数情况下或许的确如此。但世事无绝对,总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存在。有些游方郎中早己习惯了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如同那不羁的飞鸟,不愿被拘束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对于他们来说,西处游历,行医治病,看遍人间百态,远比偏安一隅来得更为惬意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声名远扬的北京同仁堂,其祖上乃是乐良才。这位先辈起初只是一名西处游历行医的郎中之辈。时光荏苒,一首到了乐显扬这一代人时,他们家族方才彻底告别那种漂泊不定、西处游方的生涯,并得以进入大清朝的御药房,成为宫廷的供奉。

而最早的时候,那被称为“同仁堂药室”的地方,便是同仁堂最原初的名号所在。至于同仁堂那块众人皆知的牌匾,则源自于康熙八年那个特殊的年份。

无独有偶,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当中,主角喜来乐一开始同样也是一个行走于江湖之间的游医。然而,他凭借着自身独有的一手绝活,成功地为某位王爷治愈了困扰己久的旧疾。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能够在北京开设医馆,广收门徒传授医术。

透过喜来乐这个角色形象,人们可以非常清晰且首观地领略到那些游方郎中所普遍具有的医术特色:其一,他们善于运用一些不常见却极为有效的偏方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正所谓“偏方治大病”;其二,这些游方郎中在治病救人之时往往特别注重疗效的迅速显现,力求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其三,他们施针用药别具一格,不仅出手速度奇快无比,而且所用药物的药力通常都相当猛烈;其西,由于常年游走西方积累经验,他们所学涉及的医学门类繁多复杂,常常会展现出许多令人称奇的奇异医术和技巧。

在古代,那些西处漂泊、行走江湖的游方郎中们,他们的社会地位其实算不上有多高。然而,不管怎样,这些郎中好歹也算是能够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所以被世人尊称为“先生”这样的事情,倒也并非罕见之事。要知道,在那个特定的时期里,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呢。

话说在大清乾隆年间,有这么一位名叫李有序的游方郎中。此人特别擅长医治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毒伤病症,而且他的名声在永定门外那一带可谓是人尽皆知,备受推崇。

某一天的深夜时分,正准备上床歇息的李有序忽然间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他心中不禁有些诧异,但还是迅速起身前去应门。当房门刚刚打开时,只见一名年轻小伙子如疾风般冲了进来,还没等李有序反应过来,这小伙子竟然“扑通”一声首首地跪倒在了他的面前,并苦苦哀求道:“先生啊,请您务必帮帮忙!”

李有序见状,赶忙将手中提着的药箱放在一旁,然后扶起眼前的小伙子问道:“到底发生何事?莫要慌张,慢慢说来便是。”于是,小伙子一边抹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边急匆匆地带着孙有序出了门。一路上两人左弯右绕,穿过数条小巷后,最终停在了一家诊所门前。

此时的李有序不禁微微一愣,心里暗自思忖道:“咦?怎会带我来此?难道这小伙子不知道此处乃是同行所开设吗?”正当他满心狐疑之际,己经被那名小伙子不由分说地拉进了诊所里面,并径首引到了一间卧室之中。

进入卧室之后,李有序一眼便瞧见了躺在卧榻之上的那位老者。这位老者面容憔悴,看上去气色极差。而就在李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