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组里我罩你!”
顾渊说完很自信地一笑。
“好了,现在进入正题。”
杨思寄抬起水杯敲了敲讲桌,开始和同学们正式聊起项目组的事情。
杨思寄新组建的物理组要突破的点在于量子材料稳定性方面。
量子态极易被环境所扰动,可是一旦突破了这一点,将迎来无限的应用场景,引发能源革命。
“我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我们这个课题是全球最热门的几个研究领域之一,全球顶尖的几大高校都在发力,可惜的是目前进展为零。这个课题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成果。”
杨思寄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向底下同学们的反应。
很好,所有人脸上都没露出怯懦的表情。
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看向导师,眼睛里有跃跃欲试的渴望。
袁惜楠和其他师兄师姐们一样,眼里闪着光。
她没想到自己能被杨思寄选中加入这么重要的学科项目,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杨教授的期待。
杨思寄很满意大家的反应,接着说,“希望大家能摒弃短期功利心态,选择长期主义,相信坚持的力量。”
杨思寄给所有人说了鼓励的话之后,就进入到具体的工作安排之中。
袁惜楠很认真地听着,在笔记本上不断记录着接下来的要点。
“好了,前期的安排就是这些,这个暑假大家就安心待学校吧,项目组的成员每个月额外有500的补贴,每月底最后一天发。”
袁惜楠听见杨思寄说的有补贴呆了一下,以前听学长姐说过到了研究生阶段进了项目组会有补贴,她一个本科生也有吗?
似乎是看出袁惜楠的疑惑,杨思寄扫了她一眼,补充道,“袁惜楠,你也有。”
被点名的袁惜楠立刻回复,“好的,谢谢老师。”
“行了,我们现在出去外面拍个合照,顾渊你组织一下,拍完照大家一起去聚餐。”
杨思寄话音落下,底下就热闹了起来。
“走走走,跟着我,别掉队。”
顾渊举起手,招呼着大家往教学楼外面走。
有其他的师兄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
“老板,一会去哪儿吃啊?”
“老板,我想吃海鲜。”
“不要,我要吃烤肉!”
听着这些吵吵闹闹的意见,杨思寄用手上的教案拍了对方的肩膀。
“行了,饿不死你们,先出去拍照吧。”
袁惜楠跟着大部队往外走,一群人闹哄哄地走到了教学楼门口的水景旁。
“来,按照高矮顺序自觉站位。”
顾渊组织着大家,排出了队形。
杨思寄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了一个横幅,丢给了第一排的同学,自己站到了边角的位置。
袁惜楠由于个子原因被排在了第一排中心位置。
她低头看手上的横幅。
“量子材料冲啊!”
简短的标语,很有气势。
袁惜楠把手上的标语往上提了提,标语一定要被好好拍到。
顾渊看两排人站得不错,就转身去拉路过的同学。
“同学,帮忙拍张照。”
“哦,好的。”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被突然叫住。
“一二三、茄子!”
男生指挥着。
顾渊却很中二地提出,“不不不,我们不要叫茄子,我们要叫量子!”
一句话引得所有人大笑。
杨思寄无语地瞪了一眼顾渊。
被叫来拍照的男生挠了挠头,“好,那再来一张。”
手机的拍摄键再次按下,照片定格了量子材料起步的瞬间。
在很多很多年后,这张照片,作为华国科技史中最珍贵的历史照片被收入了国博。
“走吧,去吃饭,定位发项目群里,大家各自出发。”
拍照结束,杨思寄招呼着。
“惜楠,你坐我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