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43章 第43章

第43章 第43章

尽管朱元璋贵为皇帝,但他并不过分讲究细嚼慢咽。

朱标身为儿子自然也受他影响,表面上看似温文尔雅,实际上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是大口吃菜喝酒。

朱英看他们这样子,也被带动起来,吃得十分尽兴。

吃饱喝足后,三人靠着二楼临街的栏杆上,懒洋洋地摸着肚子,享受冬日暖阳。

"英小子。”

朱元璋突然开口。

"嗯?”

朱英抬起头看他。

"老朱头你说吧。”

“我想了想,如果你真的要成立皇家海贸,在海上做买卖就去试试,我在后面支持你。”

朱元璋淡淡说道。

朱英听到后一愣,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你这是真话?你可别勉强自己。

我现在钱够花几辈子了,多了反而麻烦,你不必要迁就我。”

“呵呵。”

朱元璋听后轻笑。

"听你这话我就知道,前几天我的想法没错,你小子果然不是随口一说。”

“既然我说支持你,那就是真心的,没有半点勉强,也不会故意迎合你。”

“那我想问问,既然你不缺钱,为何又想成立皇家海贸呢?”

朱元璋疑惑地问。

朱英看了朱标一眼,两人对视一笑。

"不然你替我说?”

“算了吧,这种事还是你自己说更好。”

“确实如此。”

朱英点头。

见二人像猜谜一般,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你们俩玩什么花样呢?”

看到朱元璋皱眉的模样,朱英微笑。

略作思考后,开口问道:

“老朱头,我想问一下,就算洪武爷下了不得下海的禁令,你以为就真没人偷偷跟外国商人做海上贸易了吗?”

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答道:

“当然会有,人性如此,海上贸易的利润比陆地行商高出许多,就算官府再怎么严管,也会有人冒风险行事。”

“既然这样,那你觉得洪武爷为什么还要下达这个禁令呢?”

朱英继续追问。

得,考起自己来了?朱元璋心中哭笑不得。

"道理很简单,人的本性是贪图更多利益的。

如果解除海禁,不谈内陆地区,光是福建、江浙、广东等沿海省份,大部分农民肯定会抛弃耕种,转而从事更为赚钱的海上贸易。”

朱元璋缓缓说道。

朱英听罢点了点头,他的猜测果然没错。

"从理论上讲,确实会发生这种现象。”

“理论上?你的意思实际上不会这样?”

朱元璋皱眉道。

没等朱英开口,一旁的朱标却先笑了笑接过话:“父亲,您想想,要从事海上贸易所需的财力物力,寻常农户又哪里能负担得起呢?”

“大多数人即便出了海,也不过沦为商船上的苦力或者水手而已,他们能得到多少收入?而且长年漂泊海上,一年也难得与家人见几次面。”

“所以只要务农与出海所获得的利益差距不大,凭借我们汉人重视家庭的传统,估计很少会有人愿意选择后者。”

朱英在旁边听到这话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朱元璋只是瞟了儿子一眼,哼了一声:“你倒是说得轻松,还两者差不多的利益?难道你以为我不知道百姓生活的艰辛吗?就算当苦力、水手都比种地来钱快!”

被父親训了一通后,朱标顿时显得有些窘迫。

这时朱英站了出来帮着打圆场:“朱皇帝莫非忘了前段时间我提出的摊丁入亩和商税改革方案么?”

此言一出,朱元璋愣住了:“记得,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事宜,我自然记得。

那你现在提它又是为何意?”

朱英笑道:“这两种办法恰好能帮你解决刚才担心的问题。”

“如何解释?”

“是这样的,摊丁入亩其实就是把粮税及人头税转变为钱税和地税。

改变成钱税对充实国库而言大有好处这里先不论;将人头税改成为土地税就很有门道了——假如改革成功以后,百姓将不用按人口纳税,只需根据实际耕种的田亩数缴税。

这样一来,明朝每年的税收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稳定,并且减轻普通百姓负担——按个人能力耕作对应量的土地即可。”

“那么如此一来,在生活较为安定的前提之下,老百姓还会轻易冒外出下海的风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