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双眸闪烁着凛冽寒光。
"遵命。”
瞬间,所有的金吾前卫将士冲上前去。
赵勉惊恐嘶喊:“李文忠,你敢?你这是伪造圣旨!犯上作乱!”
李文忠冷冷一笑,“到死还不承认,怪只能怪你们过于狂妄自大,竟敢对抗陛下与太子殿下的命令。”
“给我开杀!”
一瞬间,鲜血浸满地面,惨叫声不绝于耳。
大明六部都坐落于内城区域,彼此之间不过相隔一条街道。
当下,户部的血腥场面全部落入其他五部眼中。
众人无不心生惊恐,即便不清楚具体缘由,也无一人愿充当出头鸟来阻止。
吏部尚书詹徽、兵部尚书林川、礼部尚书吴良、刑部尚书安童和工部尚书刘清源等五位尚书不仅警告各自部门那些围观在外的官员迅速返回衙门内,更紧闭衙门大门,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而李文忠骑在马上目睹了这一切动作,在眼里满是轻蔑之意,旋即继续注视听众前方进行的血战。
此事如同春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应天城。
次日清晨寅时,
如期召开的大明朝会。
奉天殿前巨大的镀金龙椅伫立在那里。
御阶下两侧,文武百官井然排列两行站立恭候。
"皇上驾到!”
郑有伦朗声通报。
全体官员俯身跪地,整齐划一大呼朝拜。
三声“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殿内回响不断。
朱元璋在一席红袍映衬下步履沉稳,走向镀金龙椅端坐其上,霸气外露。
虎目扫视跪倒在地的文武群臣:
“各位爱卿请起。”
“陛下有旨,众卿平身。”
郑有伦又大声传达着圣旨。
随之响起无数个“谢主隆恩”
之声。
再行一礼之后,所有人陆续站起来。
许多人无意间视线正好撞上高位龙椅上的朱元璋,那目光仿佛刀刃。
武将们尚还能坦然直面,而文臣却纷纷慌忙垂首,像是面对一头猛兽,内心战栗不安。
昨日户部的那番场景实在令人心有余悸,上至尚书赵勉,下到普通小吏,八成倒在李文忠挥舞屠刀之下。
如此情景让人怎能平静。
关于这起事件,民间传言皇上因赵勉及其他户部官员此前拒绝为组建大明海师筹措经费而震怒。
据说,随后皇上便指派自己的外甥,诛杀了包括赵勉在内的那些抗命者。
这一行动导致八成的户部官吏丧生,涉及百余人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竟包括堂堂正二品的大明尚书赵勉。
在废除丞相制度、将三公三少等正一品职衔变为荣誉性的大明朝,正二品的尚书无疑成为了最具实际权力的高位。
而今,仅凭洪武皇帝的一纸令下,如此要员便告陨落。
怎能不使其余文臣心惊胆战?
至于朝中的武将与勋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些人不但毫无怜悯之意,反倒内心窃喜:这是活该!谁让这些傲慢的士人文官平时自视甚高,鄙视他人。
难道真以为现在的大明是昔日的宋朝?把洪武皇帝看作从前宋代那样的文弱天子?竟敢挑战皇威、冒犯龙颜,这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这时,朱元璋观察着文武两方的不同表情,他轻轻挥了挥手,身旁的朱标当即走上前,站在十二道御龙神道旁,面对文武百官大声宣告:“经锦衣卫查明,户部尚书赵勉、左侍郎刘安以及司务杨译述等人秘密图谋不轨。
得知此事后,陛下震怒不已。
昨日即命令曹国公李文忠率领千名金吾前卫军前往户部衙门逮捕涉案之人并押送至诏狱以待审问。
然而赵勉等人心知事败,反而于皇城内动刀兵,妄图闯入武英殿行刺陛下。
关键时刻,曹国公果断出手,亲自指挥手下战士迅速歼灭叛乱分子。”
他进一步声明,这起事件今日公开告知所有大明官员。
"希望大家都能以此为鉴,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国家。
若有人意图效仿赵勉等行为,则必定难逃雷霆之罚,自求苦果。”
最后强调说:“大家切莫存有侥幸心理!”
朱标的言辞落下后,全场陷入了短暂沉默,寂静如同荒野般令人窒息。
众人心里清楚得很,分明是因不满户部抵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