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覆辙,陛下决意打造强大的明军海军力量。
以攻伐高丽作为磨练海军建设的一个开端,期待能够建立无敌于海域的强大军队。”
“按照顺序,先行征服高丽然后进一步进军倭国。
我所说清楚了吗?”
他扫视群臣问道,
"各位尚书大人,可以起身了吗?"
此时朱标的神色早已没有往常那般平易近人,而显露出几分严峻。
不过,即便他努力展现出某种威严气势,终究不及他父亲朱元璋那般的威慑力,无法让跪倒在地的户部尚书赵勉心生畏惧、瑟瑟发抖。
本以为事情得以化解,其他官员们都做好起身离开的准备。
没想到赵勉仍旧执拗地抬起头大声反对道:"虽然照殿下所言可能是我们误解了陛下的计划,然而关于组建海师一事仍然值得商议。
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所需要耗费的资金数量极其庞大。
希望殿下以及陛下务必三思!"言毕再次重重伏身叩拜在地,这一回磕得更猛,血顺着额头淌了下来。
"够啦!”
朱标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猛地呵斥起来,
"创建海师之事,父皇与孤决心已定,你们不必再多费唇舌!"
眼见赵勉似乎还有开口的意图,
"羽林卫在哪?"他猛然厉喝。
顿时从大殿四方响起了宏亮回应声:
"臣等在此待命!”
众多手持兵器披挂整齐的羽林卫战士瞬间集结,排列成肃穆整齐队列。
"如若再有人敢议论组建海师事宜,立刻当场处决!"太子目光冷冽,一字一句地警告道。
所有将领受令后迅速行动起来将众位文武百官牢牢环围。
看到局势愈发紧张,詹徽等人慌忙上前阻止还想继续进言的赵勉,“差不多行了老赵,再这样下去真要搭上性命了。”
可在耳畔轻声提醒时却遭到对方强烈抵抗。
"哼!你以为他是真心仁义之君吗?全是他演给你看的好戏而已,其狠辣手段和陛下并无二致,别被表象迷惑了双眼啊。
"
大朝会就在这般剑拔弩张氛围下被迫收场。
当太子回到内殿,
"哦~标儿,今日表现不错嘛。”
只听见朱元璋双手笼于袖中的熟悉的腔调悠悠传来,
“适才在外如何叱责百官,为父在这屋子里听得清清楚楚呢。”
“以往看你总是喜欢伪装一副温润如玉的样子示人,现在也是时候该撕下那一层皮了吧?”
朱标听罢脸色微变,略带羞恼地抱怨道:
"父皇怎么专挑我的小毛病说。
"
“哼,为何不可?平日看你不痛快的模样就让人心烦。
今天看你竟然也失态了,想想就觉得amusing,哈哈哈!”
朱元璋笑个不停。
其实之前,他对赵勉他们的近乎逼宫的举动并非没有怒意,只是他强压下来,故意先行离开,把情况交给朱标去应付。
目的就是想看看朱标的真面目,不再总是对着自己装模作样。
"……父亲您差不多就行了,否则别怪儿子翻脸,不给你面子。”
“哦,你真的不装了?还敢威胁起我来了?好嘛,真是越来越翅膀硬了。”
朱标如此一说,朱元璋非但没生气,反而流露出欣慰之意。
这也合情合理,常言道英雄儿郎皆出自好汉父亲。
朱元璋原本不过是个淮右贫民,准确说是个流浪乞丐,之后进庙做了和尚。
年青时参军,投奔到岳父郭帅旗下。
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迎娶富家女马秀英,在老岳父故后接管全军。
逐步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各地诸侯。
在应天府登基为帝,随后进军北方,将大元赶出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北敌退回塞外家乡。
这一路的心境变化,非他人所能感受,却成就了他独特的洪武性格与帝王之威。
取消宰相职位,发布皇明大诰,设置击鼓直诉制度。
这所有作为都是朱元璋凭借强硬手腕强行推进。
这样的盖世人物,怎会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子只是一副温文尔雅的仁德君王形象?
他当然希望儿子成为太平天子,但也盼着他能学到自己的一些手段与坚韧心性。
所以每当朱标表现出强势一面时,他都由衷高兴。
可朱标那边则一直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