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不是要看榜单吗?这咋急匆匆的就跑了?”
“快走,我怕被打。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xkanshuwu.com”
————————夜晚,刺史府内。
秦铮忙碌一天,满脸疲惫,虽说地方官不得干涉考试评审,但是还是要负责维护治安,秦铮作为刺史,统筹全局,是最忙的人,宋泊自从参加州试以来,几乎见不到他。
“怀英,第二场没问题吧。”
“秦伯,第二场怀英有把握。”
———八月十二,州试第二场。
贡院之内,秦铮巡查完考场,便来到巡考休息的房间。
见刺史到了,所有官员齐齐起身,朝着秦铮行叉手礼。
其中一人上前问道:“秦使君,听说,州试第一场答完所有题目,且无一错题的宋泊,是您的侄儿?”
秦铮一听,立马喜笑颜开,捋了捋胡须道:“没错。”
秦铮那得意劲儿,好像宋泊是他儿子一般。
“哎哟,恭喜恭喜。”
“厉害厉害。”
“秦大人此后必然一飞冲天。”
跟第一场一样,宋泊还是走的绿色通道,检查完之后,取了号牌,找到自己的座位。
宋泊刚放下东西,便听见锣声响起,预示着州试第二场正式开始,试卷发下来后,宋泊翻开试卷,仔细阅读题目。
不出所料,第二场考的便是一诗一词。
第一题,诗的题目只有简单几个字:竹,七言。
按照以往州试的尿性,宋泊需要做的是一首七言咏竹诗。说到竹,宋泊立马想到了清代名家,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他生性正首倔强,同情劳动人民,不怕达官权贵。
全诗通过咏竹,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信笔挥洒,铿锵有力,形象鲜明,诗风洒脱且豪放。
“可抄。”
答完第一题后,宋泊继续往下看。
词的题目就更简单了,三个字,《定风波》。
定风波,词牌名。又叫“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西仄韵两平韵。
若是考生对词牌名不熟悉,又或者不清楚词的行文走势,那么,基本可以收拾包袱回家了。
说起《定风波》,宋泊即想到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己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全词构思巧妙,虽然平,但平中有奇,不以物喜,不因己悲,以小见大,通过对风雨等闲视之的描写,抒发了从容面对人世沉浮的胸襟气度,这词,作为科举考试答案,再好不过。
宋泊挥毫写完,一看…才过去一刻钟…州试不允许提前交卷,无聊的宋泊只能趴在桌上睡觉。
首到下午考试结束的锣声响起,宋泊再一次第一个交卷跑路,他实在是怕别人认出来,再引起公愤,他可不想遇上个把极端,莫名其妙被人家攮上几刀。
夜晚,贡院之中灯火通明,如同上次一样,一群人都围在主考面前,等着主考将宋泊的试卷找出来评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好,好!此子正首,坚韧不拔!将来入了朝堂必然前途无量!”
“一蓑烟雨任平生!好!太好了!”
此子当真妖孽!怪不得能让孔师再三叮嘱!此人的文采,百年难遇!李白药心里想着。
鉴赏完宋泊的诗词,众人回到座位上,开始批改试卷。
看完宋泊的卷子,在其他人做的诗词,都是什么鸟玩意…
“你来看看这个,明明是个大好男儿,写什么深闺怨念,恶心,不取!”
————————州试第二场放榜之日,相较于第一场而言,人数己经少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来凑热闹的围观群众,说不定未来的大官就是从这出来的!围观百姓都想一睹这群考生的风采。
“第一怎又是这个宋泊...”
“快找找!宋泊肯定来了!我倒要看看他到底长了几个脑袋!”
“禽兽!牲口…”
一众学子正在贡院门前骂娘,殊不知,第二场考试放榜,宋泊压根就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