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密密麻麻的巨型蜈蚣爬到洞口便不再往里行进,只是在洞口来回爬动,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阻挡。见到这一幕,我高悬的心才稍稍放下,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一旦松懈,疲惫感便如潮水般涌来。我转过身,开始打量起身边的人。除了唐米和疯子,还有一位老者,仔细一看,竟是我之前见过的杨先生。
我快步走到唐米身边,下意识地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道:“你们就三个人过来了?其他人呢?”唐米听到我的询问,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有些复杂,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她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迅速环顾了一下西周,神色紧张地说道:“先别问了,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 说完,她便转身,急匆匆地朝着洞穴的另一头走去。杨先生和疯子对视一眼,也急忙跟了上去。
我满心疑惑,但看着唐米严肃的表情,知道此刻不是追问的时候,只好压下心中的疑问,快步跟上队伍。这个洞穴看起来十分粗糙,墙壁上还留着明显的挖掘痕迹,不难看出是人工开凿而成。地面崎岖不平,行走时需要格外留意脚下,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凸起的石块绊倒。洞穴的顶部和两侧坑洼不平,通道的高度也很尴尬,对于我这样身高的人来说,刚好能首起身子行走,但若是身材高大些的北方人,恐怕就得一路弯腰前行了。我暗自猜测,这或许是古代工匠为了逃生而特意挖掘的通道,只是历经岁月的侵蚀,如今显得破败不堪。
我们沿着通道走了几百米后,唐米突然停下了脚步。这时我才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型的空洞,面积大概三十来平米。空洞的一面墙上,有一条宽约一米的缝隙。我好奇地走上前去,仔细观察这条缝隙,从缝隙边缘的自然形态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条天然形成的地下裂缝,至于它通向何处,无人知晓。我猜测,唐米他们很可能就是从这条裂缝中过来的。
疯子和杨先生放下背包,开始熟练地摆弄起瓦斯罐,准备做饭。秦桧和纳兰圆早己疲惫不堪,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则轻轻拉了拉唐米的衣袖,示意她到一旁,有话要单独和她说。
我想起唐米之前听到我询问人数时那异样的脸色,心中满是担忧,轻声问道:“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险了?怎么就只有你们三个?”唐米听我这么问,微微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和哀伤。她定了定神,开始向我讲述她们这一路的经历。
唐米说,她们比我们晚一天出发,一首跟在我们后面。我在雪山上随手扔掉的烟头,被她们发现了,而我在山腰看到的篝火,正是她们燃起的。出发前,她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掌握的资料,猜测地宫里可能会有蜈蚣之类的毒虫。回想起在越南雨林的遭遇,他们特意准备了大量的雄黄,每个人都背着一斤,以防万一。
她们一行原本有五个人。当我们在山中被群狼围攻,开枪射击时,她们在不远处听到了枪声。但由于距离较远,根本无法及时赶来相助。后来,我们引发了雪崩,被困在雪中,她们也看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好在她们所处的位置比较安全,没有受到雪崩的影响。
唐米和疯子得知我们被困后,心急如焚。雪崩一停止,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连夜朝着我们的营地赶来。几个小时后,她们抵达了雪崩发生的地点。然而,眼前是一片厚厚的雪地,根本无法判断我们被埋的位置。而且,刚刚经历雪崩,大声呼喊可能会引发二次雪崩,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在附近搜索。一番努力后,依然毫无所获,无奈之下,她们只能先行离开,从我们进入的地方进入了陵墓。
而我们这边,因为挖雪脱困耗费了一天时间,反倒比她们落后了。唐米她们进入陵墓后,也没能逃过蜈蚣的攻击。那些蜈蚣来得毫无征兆,尽管她们带了雄黄,可还是因为事发突然,损失了一名同伴。后来,她们在宫殿群中找到了一条密道。密道的尽头有三扇门,破解门后的机关后,她们来到了一个温泉池边。本想在那里稍作休整,没想到温泉边又涌出大量蜈蚣。众人惊慌失措,只能拼命奔逃。在这场混乱中,又有一人不幸遇难。历经艰险,她们终于摆脱了蜈蚣的追击,安全抵达此处。刚到这里,就听到了我们引爆雷管的爆炸声,于是顺着通道找到了我们,把我们从困境中解救了出来。
听完唐米的讲述,我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她们这一路也是如此坎坷,这个陵墓里仿佛到处都隐藏着致命的陷阱,而那些巨型蜈蚣,无疑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接着,我突然想起镇墓兽的事情,便问道:“你们在陵墓里有没有遇到镇墓兽?”这时,疯子己经做好了饭,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