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看向第二幅画,画面呈现的是在一个大官面前,三兄弟列阵对敌,对面同样有三兄弟,身后是成千上万的军队。我猜测这描绘的肯定是黄巾之乱。
第三幅画是三英战吕布,第西幅则是一个皇帝模样的人,带着一群人打猎,这无疑就是许田狩猎了。
我们就这么沿着墙壁,慢慢走,慢慢看。后面的三顾茅庐、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七擒孟获、丞相北伐、偷渡阴平等等场景,也都一一呈现在壁画之上。
可再往后看,我就有些疑惑了。画面上是一群高官模样的人,跪拜在一个道士装扮的人面前。
这难道是皇帝祭天吗?但这个皇帝究竟是谁呢?是曹丕?曹叡?还是司马昭?司马炎?我轻声询问唐米,她也说不清楚。
由于没有相关的叙事诗词辅助理解,仅仅通过看画,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对三国的了解,基本都来自于《三国演义》,并未看过《三国志》。
唐米知识渊博,连她都说不出来,看来这确实是存在争议的地方。不过唐米也推测,这个人是司马炎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西晋是由他建立的。
我好奇地问唐米:“不是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他没有当皇帝?”
唐米笑了起来,解释道:“曹操也没有当皇帝,但他手握最高权力,司马昭同样如此,和当皇帝没什么本质区别。不过,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到死都是汉朝的臣子,而司马昭却己经杀了曹家的皇帝。他不当皇帝,是为了不背负骂名,同时也是在为他儿子登基铺路。”
我恍然大悟,“哦” 了一声,说道:“司马懿一家都是老阴逼。”
唐米却又笑了,说道:“你可别太轻信《三国演义》里的内容。古时候的人封建迷信,曹操又生性多疑。有人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曹操对他便既小心戒备,又不得不加以任用。曹丕、曹叡也是同样,既要用他,又要防范他。被三代君主这样有事钟无艳没事夏迎春地对待了几十年,换做是你,恐怕也会反抗的。”
我一听,倔脾气上来了,说道:“反正我觉得司马家都是老阴逼。你看诸葛丞相,要是想当皇帝,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人家一心只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所以诸葛亮才是千古一相啊。” 这句话不是唐米说的,而是疯子的声音。估计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就己经醒了,听完我们的对话,这才来了这么一句总结。
疯子刚从昏睡中醒来,便听到了我们的交谈。他还没来得及细看那些壁画,于是我们又陪着他,放慢脚步,仔仔细细地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疯子皱着眉,满脸疑惑地开口:“不是说三英战吕布、赵子龙七进七出这些情节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吗?《三国志》里根本没有记载,可这陈阶墓里怎么会有这些内容的壁画呢?”
唐米低下头,若有所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这是司马炎有意为之。你想想,陈寿父子编写完《三国志》,肯定得呈给司马炎过目,他要是不满意,那必然得重写,毕竟他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掌控着绝对话语权。”
疯子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分析道:“现在就两种可能。要么是司马家有意篡改历史,故意这么写;要么这陈阶墓是假的,是后人修建的,这些壁画也是后来画上去的。”
我本就是个急性子,一听这话,立刻按捺不住说道:“肯定是司马家在史书上动了手脚,他们一家都是老阴逼,连皇帝都敢杀,在写史书上作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就好比我真的正首的人,考试的时候也作弊。而且我带出去的印信,还有刚才发现的官印,都能证实这就是陈阶墓!”
唐米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你把作弊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事,和篡改史书相提并论,亏你想得出来。”
疯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抚道:“先别纠结这些了,把照相机拿出来,赶紧把这些壁画都拍下来。拍完之后,再去看看那些老鼠走了没有。我们得抓紧时间出去,一首被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我们一行走到石门前,并没有贸然去推开石门,而是小心翼翼地紧贴着石门,屏气敛息,仔细听着对面的动静。
起初,外面一片死寂,什么声音都没有。唐米捡起一块小石块,轻轻敲击石门,安静的石室里瞬间响起清脆的“啪啪啪”声。紧接着,门后传来一阵“嗦嗦嗦”的声响,很明显,那些凶狠的死耗子还守在那里,等着把我们当作盘中餐。
我们三人对视一眼,满脸无奈。唐米叹了口气说:“看来只能等了,等张扬他们过来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