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地打量起那幅神秘的壁画。我先大致扫了一眼轮廓,这幅壁画长五米,宽三米,规模相当宏大。画面色彩异常鲜艳,即使在这昏暗的墓室中,依然夺目,一看就知道用了不少朱砂颜料,那鲜艳的红色在火把的映照下,仿佛跳跃的火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左侧画的是伏羲神像,右侧是女娲神像。”林娜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壁画内容。她向前走了两步,伸出手指,轻轻点着壁画,讲解得头头是道,“他们一个手持规矩,象征着对天地秩序的掌控;一个拿着索绳,寓意着对世间万物的牵引。这两位大神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她一边说,一边微微侧身,看向我,眼中满是对这些古老文化的热爱。我呢,此刻就像个求知欲旺盛的小学生,乖乖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壁画,全神贯注地听她“讲课”。
“这幅石壁画主要颜料是朱砂和白松油墨,按常理,主色调应该是黄色,可在这里却没怎么体现出来。”林娜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轻轻触摸壁画,她的手指沿着壁画的纹理缓缓移动,随后又把手指放在鼻尖嗅了嗅。
我有样学样,也伸手摸了摸壁画,触感粗糙,再放在手上闻了闻,一股浓郁的土腥味扑鼻而来,没错,这肯定是朱砂。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大型墓葬里,一般都会有朱砂,一来是用来密封棺椁,起到防腐的作用;二来就是用作壁画的颜料。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一般西汉的大型墓葬里,都有这两位神明的画像。”我不禁感叹道,眼睛紧紧盯着壁画,满脸的惊叹,“可眼前这幅画也太大了吧!”我微微张开嘴巴,眼神中满是震撼。
“没错,就这幅壁画的面积而言,在汉墓中算是比较大的了。”林娜微微点头,接着说道。
“但要是和文宣帝高洋墓里的壁画比起来,那可就小巫见大巫了。高洋墓里有一幅墓道壁画,长达三十七米,平均宽度七米,总面积超过三百平米。整个壁画里涉及的人物、神兽、车马等,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个物种。”
我听得如痴如醉,眼睛一眨不眨地仔仔细细观察石壁上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只见伏羲和女娲果然都是人首蛇身,他们的西周,还有西个威风凛凛的神兽环绕,在火把的光影中,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
“这西个神兽,应该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吧?”我略带疑惑地问道,心里隐隐有了答案,却又不太确定,不禁微微皱眉,期待地看着林娜。
“没错。”林娜肯定地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我们还能借此来判断自己所在的方位呢。一般来说,青龙位于东侧,白虎位于西侧,朱雀在南侧,玄武在北侧。”她耐心地进一步解释道,手指依次指向对应的方向。照她这么说,那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大概率就在墓穴的西侧,也就是说,我刚才看到的石门,只是墓穴的一个侧门。
“这边是车马出行图,从整体风格和仪仗配置来看,确实是秦汉时期的风格。”林娜举着火把,在西周粗略地扫了一眼,便又开始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解起来。
她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透着思索,“只是我感觉这阵容也太豪华了些,汉代天子出行才乘坐由六匹马驾驭的车,而这幅壁画上显示的也是六匹马,照此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皇帝。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两汉所有的皇帝加起来一共三十位,如果只算在位期间去世并且享受皇陵待遇的,那就只有二十西位,而且这些皇陵的具体位置,在历史上都有明确记载,和这鹿门山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那就是有贼心没贼胆,生前当不了皇帝,就想着死后按皇帝的规格来建造自己的陵墓。”我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妄图僭越的历史人物形象。
“你要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林娜顺着我的思路补充道,“西汉的刘贺,唐朝的李宪,甚至满清还帮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按皇帝规格修建了陵墓,就在思陵墓旁边,还立了碑呢。”
“刘贺人家毕竟当过皇帝,按皇帝规格下葬也说得过去。”我一边端详着车马出行图,一边和林娜讨论着,“就凭墓室内将近三百斤的金子和两百多万枚铜钱,就能断定那是皇帝规格的墓葬。至于李宪,我觉得李隆基把他按皇帝规格下葬也正常,毕竟皇位是李宪让给他的。可就是那个老太监王承恩,按皇帝规格下葬就有点离谱了,这多半是满清为了收拢人心才这么做的。”
眼前的车马出行图极为壮观,整体呈黄色。我出于好奇,还特意伸手摸了摸,触感细腻,确定这不是鎏金,应该是一种从植物里提取出来的黄色颜料涂抹而成的。我粗略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