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走了。
回到家,康姣姣欢快的跑过来,“姐,有没有想我?”
康媞捏了两把康姣姣的小肥脸,“我当然想姣姣啦,给你买的零食,在书包里自己拿。”
陈翠芬在卧室换衣服,听到康姣姣欢快的笑声皱了皱眉。
“小媞,给你的生活费是让你吃饭的,都花给姣姣了,你怎么办。”
康媞挽住陈翠芬的胳膊,“妈,家里给的生活费够我花,你平时不爱给我们姐妹俩买零食,我就不能给姣姣买点啦,半个月才能见一次妹妹,我不得好好培养我和姣姣的姐妹情呀。”
陈翠芬愿意自己两个女儿感情好,她用手戳了戳康媞的脑门,“你这丫头,我说不过你。”
中午的时候,康国华回家了和陈翠芬一样,见到康媞一阵数落,又瘦了,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和同学们相处的如何,巴拉巴拉。
康媞一一回答了康爸的关心。
她今天回来还有一件事---让康国华夫妻买房。
在饭桌上,康媞适时地提出了这个想法。
“小媞,咱们在这里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买房啊?”
康国华一脸不明白,陈翠芬也不同意。“你爸爸供你们姐妹俩读书己经够辛苦的了。现在房价这么贵,咱们家还不起房贷呀。”
康媞心中叹了口气,她知道爸妈心里怎么想的。
说到底还是重男轻女的思想闹得。
康国华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他在老家有一处老房子,现在康媞的爷爷奶奶住在那里。
康国华和陈翠芬只生了两个女孩,胶市这边不需要为女儿准备婚房,康国华身上的压力就小一些。
康国华想着等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他就和陈翠芬回老家养老。
陈翠芬一首没有工作,也是因为康家的经济压力不大。
不过康爸康妈有一点好,他们特别重视康媞和康姣姣的教育问题。
“爸,妈,明年小升初的政策就改革了,本地户口和房产证必须有一样。否则只能让孩子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姣姣明年就要上初中了,你们不能让她回老家让爷爷奶奶照顾吧。”
康国华和陈翠芬互相看了一眼,“小媞,你从哪里听到消息?”
“我小学同学严子铭现在和我一个高中,他二姑就是咱们市教育局的。”
康媞丝毫不为自己撒谎脸红,她也没有撒谎,到了康姣姣的这一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学校数量不够,小升初的政策真的改革了。
当年为了康姣姣上学的事情,康国华和陈翠芬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最后他们家花了七八万块钱才解决了这件事。
这种大事做主的从来都是康国华,康爸沉吟一会儿,“小媞,买房的事情我和你妈会考虑的。你还小,现在好好学习就行了。”
“嗯。”
康媞没有继续劝说,她知道这事只要给康国华和陈翠芬提个醒就行了。
为了姣姣,康爸康妈也会好好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