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把准备做在前面的沈乐怡,怎么会被他的问题问倒,当即道:
“自然是与它的职能划分有关,据我了解,咱们学校的外联部的工作分为了三个部分。
其中包括了内部、外部以及众所周知的拉赞助。
内部是连接各部门的主要桥梁,每一次的活动,外联部都需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清晰了解,才能准确提供帮助。
而对外,我们是代表学校的名片,既要与其他高校保持联系,还要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关系。
至于拉赞助就更不用多说,一场活动的质量,往往就跟拉到的赞助金额有关。”
张向海和另外两个人满意点头,随后又问了一个问题。
“那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就不问你了,你肯定能给出合理的回答。所以你只需要回答我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个假设,如果以后在工作中,你发现部长副部长犯了错,你会怎么做?”
陷阱题啊,旁边可还坐着一个副部长呢!
沈乐怡深深看了眼提问的学长,孙林生是吧?很好,她记住了。
“首先,我会先谨慎验证,到底部长是不是真的犯错了,毕竟题目里说了,是我发现的。
但是我们知道个人的主观判断往往带有局限性,很有可能实际上不是部长出错,而是我判断出了问题呢?”
孙林生还是不依不饶,“那如果,事实确实是部长犯了错呢?”
还好,这次他倒是没有提副部长。
“那么我依旧还是要仔细分析,是不是我的眼光不够长远。”
这话引起张向海的好奇,“怎么说?”
沈乐怡摊手,“要知道,部长们都是我的前辈,且不说本身的能力,单是在部门内的工作资历就比我久。
所以很有可能,部长们的一些做法在当下看来是错的,但是放在长远又是对的了。
那这个时候我最应该做的,是学习这种大局观,而不是得意洋洋地自以为发现了毛病跑过去提醒。”
一段表面听起来很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就是在拍马屁的回答,让张向海很是受用。
他赞赏地点点头,“很不错。”
哪里不错了?这明明就是答非所问!
一旁的孙林生有些不甘心,刚想张嘴,却是被旁边的张巧华拉住了袖子。
她的眼神朝张向海的方向瞥了下,在纸上写道:
【你没看见张部己经很满意了吗?】
孙林生当然知道,可是他本身对张向海就不服,此刻非常不想卖他这个面子。
然而经过张巧华的打岔,沈乐怡的面试却是己经结束了,她点头走下了讲台。
孙林生无奈,只好继续看向下一个人的自我介绍。
外联部的人员筛选很是残酷,具体体现在,面试结果是当场告知的。
当所有人上台结束后,张向海就拿着一张表格站在了台上。
先是像模像样地对大家的热情表达了感谢,之后就念了十个名字。
“恭喜以上十位同学,请回去准备,于明天下午同一时间,参加第二轮的面试。”
之后又对没通过面试的同学表达了一次感谢,这次面试会就结束了。
台下的新生们自然是心情各异。
而沈乐怡却是被围住了,是一群可爱的软妹子。
“原来你就是‘大班’啊,天啊,你好牛啊,刚入学,就上了校报。”
一个女生开口道。
其余几人也连连点头。
沈乐怡大方笑笑,拿出手机,“同学们,我还有点事要忙,要不,咱们加个QQ,以后方便联系。”
“好呀好呀!”
本就有这个心思的女生们闻言,也纷纷掏出了手机。
加好QQ后,沈乐怡就背着包离开了教室。
她来到任慧颖和王蕊面试的教室后门,试探地往里看了看。
还好,面试还没结束。
就是不知道苏慧文有没有过来面试。
如果和外联部一样的话,那此时坐在这里的就是副部长。
不过,万一呢?
她又缓缓走到前门的位置,路过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瞧了下。
里面有苏慧文!
而且更妙的是,她旁边的那个女生,就是军训校报的主笔人。
沈乐怡跟她可是很熟的。
太好了,有这个中间人在,今天结识苏慧文的目标绝对能达成了。
相较于外联部,申请宣传部的新生明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