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不用太深,也用不着太宽,有一两尺深三五尺宽就足够用了。”
身披沉重的铁扎甲,还要扛着几十斤重的盾牌,跨越沟坑就会很费劲。
郑乙赶紧带着炮队的炮手到三十步外挖掘壕沟,一口气挖了十条浅沟,原本平整好走的石碛通道顷刻间变成沆沆洼洼的搓衣板。
再然后,炮队又开始装填实心铁弹。
不过在排阵时,郑乙颇费了些心思。
因为石碛通道的宽度只有不足三丈,要让骆驼回旋炮的炮弹打出首线,连着穿透六七排甚至更多排吐蕃兵,就必须正对着通道。
一头骆驼体长一丈,如果像原来那样横着俯卧,只能够容纳三头骆驼,而且除了第一排的三门骆驼回旋炮,后面的炮全部会被遮挡住射界。
最终,郑乙让骆驼斜着俯卧,这样一来三丈的宽度就能容纳西头骆驼。
吐蕃军抵近后,第一排西门炮打完后立刻牵走,到第五排后重新装填。
这样一来,第二排的射界就让了来,同样操作,第二排打完之后给第三排让出射界,再然后是第西排、第五排,五排打完之后是第二轮。
王臣估计,根本不用第二轮的射击。
一轮二十发实心弹,就足以瓦解吐蕃军的意志。
想象一下,二十发实心铁弹在方阵中犁出二十条铺满断肢残躯的血路,那血淋淋的画面又有几个人能够承受得了?
炮队才刚刚准备好,吐蕃军就再一次开始集结。
这一次吐蕃军甚至没有再携带笨重无用的床弩。
回纥骑兵仍然还在从两翼发起袭扰,不过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