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童音穿透夏日的热浪,一行人转进街角,看到围墙己被粉刷一新的小学。
院子里,石灰粉临时画出的跳格子仍留着脚印,窗边插着纸做的小红旗。
陈立府俯身透过窗看进去,三十来名孩子坐得密密麻麻,课本是桑皮纸誊写的版本,虽破却齐整。
讲台旁,一口铁桶里煨着绿豆粥,蒸汽混着粉笔灰和墨香在室内弥散。
“王阿毛!”老师忽然点名。
角落里一个穿着打补丁裤子的男孩站起,笑得眉眼弯弯,裤脚下还贴着膏药。
他拿起粉笔,一笔一画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華夏。”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窗外的阳光照在陈立府微笑而沉思的脸上。
他忽觉这场视察,不只是教育的调研,更像是在这片废墟上,窥见了一个国家的心跳。
………………
当晚,绥署设宴款待。
菜肴不算奢华,但颇具豫东风味,分量十足。
席间气氛融洽,陈立府与各位校长、官员推杯换盏,言语间对豫东的教育重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承诺教育部将在师资培训、教材供应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包国维则表现得谦逊得体,将功劳归于各位校长、教师的辛勤付出和陈立府领导的教育部政策支持。
宴席散后,陈立府与包国维移步至绥署后院一处安静的小书房。
窗外月色如水,虫鸣唧唧。勤务兵奉上清茶后悄然退下。
“抑之!”
陈立府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今日所见,着实令愚兄欣慰。
议长虽在渝城,但对豫东,尤其是抑之你,一首关注甚深啊。”
包国维微微欠身:“议长日理万机,还挂念豫东,实在令国维惶恐。
豫东能有今日局面,全赖中央支持,将士用命,百姓同心。”
“抑之过谦了。”
陈立府放下茶盏,指尖轻扣桌面,语气带了几分意味深长的随意:
“此行来豫东之前,我倒是听说了个事儿……”
包国维眼角微挑,侧耳倾听。
陈立府道:“孔家那边,前阵子在港城成立了一家公司,
表面上是大不列颠国籍的国际物资转运,实际上嘛……
多少是想替政府跑一跑海外生意,也算是以商济军,贴补国防吧。”
说到这里,他抿了一口茶,语气不动声色地缓了缓:“议长默许了,
他们说是要搞点资源生意,公司下面有个业务是农副产品和药材资源……
你之前在鄂省跟我提过墨西哥的事儿,什么高产作物种植园,三角贸易体系,还说什么榨糖、香料、药草、亚麻……
当时听着觉得空,可现在嘛——”
他抬眼看着包国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现在,就不空了。”
包国维手指轻轻点了点茶碟,心下己有波澜,“国家危难,理当如此”。
陈立府闻言也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话锋一转,笑意更浓:
“对了抑之,愚兄今日除了考察豫东教育工作之外,其实还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亲自告诉你。”
包国维眼中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紧接着拎起茶壶屈身为陈立府斟茶,
“喜事?总长请讲。”
陈立府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却字字清晰,
“军委会己正式决议,鉴于豫东绥署、模范师在历次会战,尤其是武城会战中的卓著功勋,
为强化豫东及毗邻区域之防务与绥靖工作,决定将豫东绥靖公署升格为同盟政府第三绥靖区!”
包国维斟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神深处有锐光一闪而逝,但面上依旧沉稳,静待下文。
陈立府继续道:“而抑之你,将出任第三绥靖区行政长官,
总揽区内军政大权,此乃方面大员之任,位高权重啊!”
他顿了顿,看着包国维,加重了语气:
“不仅如此,为增强绥靖区实力,军委会特批,
将绥靖区所辖之主要武装力量,整编为两个中央陆军师,
授予番号——新编第22师、新编第23师,此两师将合编组建为新编第11军,由抑之你亲领军长!”
包国维缓缓放下茶杯,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对着陈立府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感谢议长信任!感谢军委会栽培!国维定当鞠躬尽瘁,守土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