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台事务,监督百官、弹劾不法,是朝廷监察体系的核心官员。
任何上报的资料,都是要经过秦桧过一手的。
他若是想要把那些举报的资料截留下来,没有人能够传的上去。
尤其是何栗现在对秦桧十分倚重,现在秦桧在这方面的权利已经无限放大。
反正皇上久不在宫中,这开封的一切事宜,就是他们几个主要大臣负责。
所以秦桧,有这个能力,只手遮天!
所以说官职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这屁股坐的位置才能决定一切。
所以万俟卨等人,顿时无不拜服,成为了秦桧手中的鹰犬。
他们的办事效率很高。
暗中传出了1万两内定一个进士名额的消息。
甚至,还暗中接见了不少寒门学子,以及世家书香门第的考生,对于那些有才学的,进行暗中拉拢。
拉拢不成的,虽然未曾说什么,但是已经暗中动了手脚。
那些拉拢成功的,自然是让他们考试的名字高高挂起。
不得不说,既有世家背景,又有真才实学,还愿意投靠秦桧的,还是有那么一批人的!
开封魏氏在国子监念书的监生魏师逊。
处州汤家的神童汤思退。
世家门阀郑家郑仲熊、沈家沈虚中、董家董德元和张家张士襄。
这些人,年龄参差不齐,但是都参加了今年的恩科,成为了秦桧锚定的状元人选。
毕竟那些没有才学的人,买个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做个小官还行,不太扎眼。
若是成为了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就算是作弊,也不能弄得太假,起码尊重一下世人的眼力!
转眼就到了殿试的日子,曹操启程返回开封,准备见见这大宋的诸多英才。
他这一次,准备的殿试题目,非常简单,但是又很不平凡。
考校的不仅仅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东西,更是和前朝的策问,有了很大的不同。
直到殿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才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解答。
因为曹操的题目前面看着很正常,后面就很离谱!
【朕闻:治天下者,必本于道,通于变,审于时。】
【今大宋开疆拓土万里,远征四夷,孤欲问策于群贤:
安能剪除祸患,让四夷永世不敢作乱?
安能长治久安,使我大宋千秋万代根基永固?
安能藏富于民,使民用度自如皆有万钱?
安能倍增亩产,使民不饥家有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