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了?”
“不是这个意思,学校开学后,我自己有住的地方,也有做饭的地儿,还一直住在你家确实不方便。
再说了,到时候还有备课、改作业之类的事儿,在你这儿也不合适嘛。老话说得好,亲疏有度,远近相安,总麻烦你们也不好。
到时候家里有好吃的,多叫我几次不就行了,你还以为我会放过你呀!”冯启亮比宋阳想象中更懂事理。
他心里明白,虽说有亲戚关系,但终究不是一家人,还是得有个分寸,不能太亲近也不能太疏远,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
不然时间长了,总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反而不美。
他微微地笑了笑说:“放心,有好东西肯定不会少了你的!”
接着,冯启亮开始一根根小心地把那些鸡枞花拔出来,清理上面的泥土,宋阳则回去照看羊群。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羊群忙着吃草变得很听话,宋阳把冯启亮喊过来,让他帮忙看着羊群,自己则带上药材,翻过山背后的沟里。
那里有一小片苦竹,他记得以前在那儿刨竹溜子的时候,看到过竹林边缘有成片的细辛。
到了地方,果然看到不少,倒也省了不少事儿。
细辛在山里是比较常见的药材,收购站也收,就是价钱不高,打理起来又麻烦,所以没什么人愿意弄。
细辛,最早叫散寒草,后来才改叫细辛。
宋阳听李乘风讲过一个挺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个卖药郎中,年纪大了体力不行,就收了个年轻人做徒弟。
这年轻人有四快:吃饭快,走路快,说话快,办事快,可就是粗心大意,做事不细致。
有一回,来了个“温热病”的病人,郎中让徒弟去拿“清凉药”。
这粗心的徒弟却拿来了“散寒草”,这可是味温热性的药,病人吃了之后,心里像火烧一样,喉咙溃烂,舌头也烂了,眼睛发红,口干舌燥。
幸亏老郎中发现得及时,不然病人可就被活活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