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窦太后道:“听说今天早朝上,沈雾又提起你立后之事了?”
在窦太后看不见的地方,沈括脸色阴沉了一瞬。
窦太后总说沈雾干政,可她自己何尝不是管得太多,听得太多。
就说早朝提起立后一事,这才刚过去几个时辰,竟然就传到她这里了,这期间甚至还能提醒颍妃做一盘点心来。
沈括深吸一口气,和缓了表情说:“是,皇姐属意娴妃,要朕这个月内决定人选,立后的圣旨皇姐都已经叫内阁拟好了,只差朱印。′1-3\3,t·x_t..?c/o.m′”
“娴妃是霍城的亲妹妹,霍城如今在征西军中,若娴妃成了皇后,不但助长长公主的气焰,更会加剧霍家的威势。皇帝绝不可立娴妃为后。三妃之中,颍妃最好拿捏,她又是你的表妹。”
“母后的意思朕知道了。”
窦太后没觉察到皇帝说这话时语气中的沉闷,沈括一直都很听她的话,想来这次也不会例外。
窦颖是她的侄女,若成了皇后,窦家在朝中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
“母后,朕今日的折子还没批完,先回去了。”
“嗯,点心带上,那可是颍妃的一片心意。”
“是。”沈括叫陈旺带上点心,离开了寿康宫。
可到了乾清宫外,沈括便对陈旺说:“点心倒了,不许跟太后提起。”
陈旺心一惊,喏喏道:“是。”
入夜后,沈括翻了裴卿云的牌子,来到她的永寿宫。
一番云雨过后,裴卿云乖巧的委身在沈括怀里,温柔小意的叫人心情舒畅。
沈括抚着她的发,此时此刻竟对她多出几分怜惜。
朝中臣子或提议娴妃为后,或提议颍妃为后,裴卿云鲜有人提,连裴国公都没为女儿说过半句话。
她出身并不低,可惜另两家背后都有强大的靠山帮衬,倒显得她无依无傍了。
沈括心里多了几分考量,早朝后又来到永寿宫用早膳,裴卿云坐在他对面,沈括抬眼一瞧。
“你头上这个凤钗,朕从前好像没见你戴过。是朕赏你的?”
“皇上记性真好,不过这不是皇上赏的。”裴卿云笑着说,“今天臣妾去太后宫里请安,遇到了颍妃,颍妃赏了臣妾这个凤钗,臣妾觉得好看,所以特意戴给皇上瞧瞧。”
“颍妃赏的。”沈括面上的笑意淡了下去,他一边舀着粥,一边语气淡淡的说:“你和颍妃原是平级,不论赏与不赏。”
“皇上说的是,只是现在时局不同,臣妾比不得颍妃妹妹,可能过不了多久,颍妃妹妹就要一飞冲天了。”
沈括重重咳嗽了一声,裴卿云忙闭上了嘴,乖乖用起早膳。
沈括回到乾清宫,独自一人在宫内待了良久,才喊陈旺传了内阁的人来。
皇帝走后,裴卿云紧张的把麝月找了过来,她将发钗取下放到桌上。
“本宫已经按你说的,把这凤钗是颍妃所赏的事告诉皇上了。不过这真的有用吗?”
裴卿云脸上带着怀疑,前不久麝月传了沈雾的话给她,让她告诉裴国公,在朝中千万不要提起立她为后的话,更要让与裴家交好的臣子全部保持沉默,不许说她的好话。
裴卿云极为不解,可碍于沈雾的威压,只能老老实实递话给家中,果然,后宫的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好手,见她势颓,这几日连内务府的奴才都敢怠慢永寿宫,扭头去讨好颍妃和娴妃,从前她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麝月说道:“娘娘不信奴婢,难道还不信公主?您只管放心的等着皇帝的立后圣旨吧。”
裴卿云长舒一口气,靠在了静枕上。
次日一早,裴卿云如常梳妆打扮,准备去寿康宫给太后请安。
忽然,殿外传来嘈杂声,一名宫女跑了进来,面上难掩激动:“娘娘,陈公公,陈公公带着圣旨来了!”
裴卿云激动的打翻了手旁的胭脂,她扶正头上的发钗,飞快来到庭院中。
陈旺手持圣旨,脸上的笑容备显谄媚讨好,见裴卿云出来,他当即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咨尔庶妃裴氏,秉德柔嘉,持躬淑慎。夙著懿范,宜正位中宫。兹奉皇太后慈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懿训,表正壸仪。奉长乐之春晖,勖夏凊冬温之节;布坤宁之雅化,赞宵衣旰食之勤。恭俭以率六宫,仁惠以膺多福……
钦哉。”
“臣妾谢主隆恩!”
陈旺卷起圣旨,奉于裴卿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