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越襄问询元生, 这小册子还有谁有。
元生恭敬道:“小的只有这一份。身边也无人知道小的写过这个。”
元生也是谨慎的。哪怕身边的人都是他多年的心腹兄弟,也实在是不敢让人知道他偷偷记录了这个。
这也是天大的事情,不叫身边的人知道, 也是减少一份风险的。
越襄点点头,这么做显然是对的。
她嘱咐元生:“从现在起,你只当没有写过这个,也从未听过这些话。”
“不管日后任何人问起, 你都要不知晓,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元生应道:“小的明白了。”
越襄将那小册子放在一边, 问起元生别的事情:“予有件事要交由你秘密去办。不过还是要先问过你,你往后还想要继续从前的生活吗?”
越襄问的, 是元生要不要继续过去走南闯北的货郎生活。就是当此前种种再没有发生过。甚至是告诉他, 他现在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也是越襄的语气和蔼可亲,元生到底还是大着胆子看了折桂一眼。
折桂轻轻抿唇,也还是看了元生一眼。
两个人大大方方的,这番互动也落在了越襄眼底。
元生道:“回娘娘,小的原本四海为家, 但心里一直是想回京城报恩的, 只是自己尚无能力, 又何谈报恩呢?”
“小的心有所属,与折桂姑娘的事情,都是小的一人想头,不敢奢求会得娘娘允准,但小的想为此努力一番, 小的也不可能永远做个居无定所的货郎。小的愿意为娘娘所差遣, 想奔个属于自己的前程。娘娘若是差事,小的哪怕是肝脑涂地, 也在所不辞。”
越襄含笑道:“倒也不必肝脑涂地这样厉害的程度。只是叫你去办一件差事。等事情办好了,自然会有你的结果。到时候,说不准你就会得偿所愿的。”
越襄想,到时候应当,是所有人都会得偿所愿的。
越襄交代差事的时候,没有避着折桂和鹊枝两个,她两个和元生一样,都听的瞪大了眼睛,但随着越襄话语的深入,也都慢慢恢复了平静,仔细的听着越襄的吩咐。
元生走后,越襄才将他呈上来的那个小册子给烧尽了。
送了元生回来的折桂与鹊枝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了娘娘的意思,自此之后,今日听见的这些事,也只当做是没有听见,一切都以娘娘的遗愿为先。
-
沈闫出宫的这些时日,越襄本来还以为日t子会很难过的。
却没想到元生来了之后,她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做了决定,朝野上下出现的一切的变动都不足以再令她动容,这日子反而惬意平静起来。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免不了会做一些梦。梦里会有她与沈闫在那些混乱的夜里禁忌般的亲密,但是醒来之后,缓一缓心神,越襄就劝自己忘记。
他是要做皇帝的人,他一心一意想要颠覆这个王朝。
而她是大周的太后,如果大周被颠覆了,那么她这个太后要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会成为亡国的太后吗?
若他不能成功,这就是刀尖上的买卖。古大臣最坏的结局是什么,是杀身成仁。
若他能够成功,真叫他成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人,那她又是什么?算什么?
所以说,她这个太后就是没有未来的。
越襄这样想着,总免不了生气。又觉得自己没有立场生气。
她有什么可生气的?沈闫又不曾承诺过会事无巨细的什么都告诉给她知道。
向来都是他要来就来,要走就走。
就冲着他对自己这样的拘弄,若他不成功,她许也没有什么生路。那还不如自己给自己造一条生路来。
若他成功了,将她这个前朝太后拘.禁起来玩.弄,那岂不是更暗无天日了。到底,还是该给自己一条生路的。
就是这样的未来,还谈什么人主之道。
越襄想,去他的什么共生什么承诺,她得把自己先救出来再说。
这么想清楚了,心里自然慢慢的就平静下来了。似乎瞧着内阁送上来的那些奏本,心里也益发的清晰起来。
她在这里,已经是不可更改的现实。她还是要让自己不受波及的好好的活下去。
越襄总是忍不住想起自己在现代生活时的那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活,也是在经历过无数的艰难困苦才得到的。
可是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