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侍卫一同前来南阳彻查刺杀案。我行事名不正言不顺,有大理寺官员在场,这戏才能唱下去。”
苏云乔明白了他的谋算,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叹道:“你这一去一回真是捅穿景王的老巢了。”
李长羲两手一摊:“这可怨不得我,谁能想到这一路臭名昭着的都是他座下之宾呢?”
两日后的晌午,荣和帝的圣旨与侍卫一同抵达南阳城。
三道身影步入驿馆,杜五福看见来人不禁一怔,匆忙进屋通传。
“主子,景公子……不,小侯爷来了!”
李长羲诧异地擡起头:“怎么是他?”
杜五福欣然道:“陛下派大理寺正卿耿大人前来彻查刺杀案,朝阳公主与景公子挂念主子,特意进宫求了陛下恩旨,让景公子跟耿大人来学习历练。”
话音刚落,杜五福蓦地拍了下脑门,对苏云乔道:“对了,耿姑娘也来了。”
李长羲道:“快请他们进来。”
杜五福出去请人,没过多久便看见三人风尘仆仆地进来,向李长羲与苏云乔拱手见礼。
景绍亲眼看见李长羲安然无恙,终于放下悬了一路的心,“母亲在京中听到你们遇刺的消息,担心得彻夜难眠,幸好你们没事。”
李长羲与他拥抱了一下,道:“我没事,过两天就回去了,表兄何苦连夜赶过来?还带着嫂子……你们这一路也辛苦了。”
一旁耿辛夷面色一红,景绍感受到来自老丈人耿巍的凝视,赶忙道:“还没完婚呢,喊什么嫂子!”
一番寒暄之后,耿巍走上前来。
“殿下遇刺那日幸存的侍卫在何处?下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他们。”
李长羲看了一眼天色,这个时辰,杨高鹤他们该闹起来了。于是心不在焉道:“他们都在驿馆,耿大人想问随时可以问。”
耿巍并未察觉什么,挥挥手招来几个官吏,便要召证人开始讯问。
第一位幸存的侍卫还未进门,就听见外头街道上喧闹声愈发猖獗。
耿巍一抚胡须,皱起了眉头,起身走到门口往远处看去,只见前面通往衙门的街道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那些人大多数穿着最朴素的粗布麻衣,外围聚集了一圈凑热闹的,里边才是闹出动静的“罪魁祸首”。他们手里举着棍子丶锄头丶镰刀等物,对着衙门不断叫喊着什么。为首的人还绑着一个少年男子,场面颇为混乱。
“怎么回事?”耿巍明察秋毫的魂动了,忍不住询问起门外的情况。
杜五福把谷大嘴叫来跟前,谷大嘴挠了挠脑袋,说道:“好像是有一夥流民劫持了邓大人的公子闯进南阳城来,要去官府状告鸣冤呢。”
耿巍:“他要状告何人?”
杜五福:“刺史邓淮。”
这下耿巍也愣住了,跑到官衙状告长官?这能告成就怪了。
作为大理寺长官,耿巍有权过问天下所有疑案冤案,眼下如此精彩的好戏在他眼前上演,他难免生出几分旁听的兴致。
可他没忘记自己此行主要职责是查清平王世子遇刺一案,要是中途跑去插手别的事情,会不会惹得世子不快……
李长羲看见他面上犹豫之色,欣然道:“我们过去看看。”
耿巍心头一喜,向李长羲投去感激的目光,随后对耿辛夷道:“外头太乱了,你在驿馆陪着世子妃,别出去凑这个热闹。”
耿辛夷满口答应,苏云乔却有些语塞。
她原本是想跟出去看热闹的。
李长羲看出她心有不甘,轻轻揉了一下她的手,小声道:“我叫谷大嘴随时传话回来讲给你听。”
待李长羲与耿巍丶景绍三人离去,白檀替耿辛夷添了一盏茶,“耿姑娘赶路辛苦,今日用过早膳吗?小厨房里有刚蒸好的桂花糕,姑娘先垫两口,午膳恐怕还要再等半个时辰呢。”
耿辛夷道:“我早晨吃了两个包子,一点儿都不饿,且等着吧。”
闻言,白檀没再多劝,退到一旁不打扰主子们闲聊。
苏云乔看向耿辛夷,叹道:“景公子与耿大人能来,虽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我唯独没想到你也会来。”
耿辛夷笑着说:“那是世子妃不了解我,我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看他断案,上到公堂,下到牢狱,我都是去过的。自从父亲升任大理寺正卿,我已经很久没离开过京城了,这次终于有机会让我出来透透气,我怎能错过?”
苏云乔微怔,道:“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