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搅动着锅里浓稠的粥。
“这是在做什么?”
李长羲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看一眼便明白了过来,耐心地为她解惑:“依照天竺传说,腊八是佛陀成道日,寺院都会在这一天施五味粥。在晟朝,也有腊月祭蜡的风俗,因而今日的望山寺格外热闹。”
苏云乔了然,轻挽住他的手说:“我想先去山顶上看看淑月姐姐的长生碑,回来再凑这个热闹。”
“好,听你的。”李长羲欣然道。
锦城人爱戴淑月郡主,在望山寺最深处的山顶上修了一座庙宇,庙中供奉着长生碑,平日里常有人上来洒扫,庙里纤尘不染,如同新修建的一般。
苏云乔与李长羲登顶时,尚有百姓进出郡主庙,长生碑前摆满了食物与野花。
二人并未惊扰其他百姓,只在庙宇门外的远处驻足良久。苏云乔注意到庙里挂着郡主的画像,女子在画师的笔触下竟有几份神仙气质,想来西南边关之地的百姓是真心念着郡主的功德。
苏云乔忽而问道:“郎君上一次来蜀郡,也有这么多百姓围在门口献礼吗?”
李长羲道:“那时我并未表明身份,只有几位官员知晓我的行踪。早知今日会惹来这么大动静,我就该像当初一样隐匿行程。”
二人容貌昳丽,穿着也光鲜亮丽,却始终站在门外不进庙中祭拜,渐渐地引来许多探究的目光。
李长羲握住苏云乔的手腕,拉着她往另一边走去。
苏云乔愣了愣,仓皇跟上他的脚步,却不明白他要带自己去哪儿,忍不住问:“方才不是从这儿上来的,郎君要带我去哪里?”
李长羲道:“北边也有下山的栈道,路途比原路返回要远一些,但胜在景色宜人丶游人罕至。”
不知穿过几片林荫,眼前景象豁然明朗。苏云乔被刺眼的阳光迷了眼,半晌才缓过神来。只见天高云淡丶晴空如洗,向下俯瞰尽是奇崛的重山,凛冽寒冬时节,山中密林竟还郁郁葱葱,满眼的苍翠之色。
震撼之馀,苏云乔从心底生出一股敬畏之意,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远离那些不知是否稳固的栏杆。
“回头看。”李长羲道。
苏云乔依言回眸,只见下山的转角处立着一棵枝繁叶的巨木,最惹眼的是它每一根枝条下都垂挂着深红色的绸带。
再往前走几步,前方有一处观景台。观景台边缘的栏杆上竟挂着一串又一串形态各异的铜锁,仔细一看,锁上镌刻着文字,像是人名。
苏云乔心中微动,对上李长羲澄澈的双眸,“郎君带我来此处,不会也想挂上一串同心锁吧?”
“上一次来望山寺是春日,我与皇甫先生偶然来到此地,看见了这一幕。那时我就在想,或许有朝一日我也能与自己的娘子重游此地,挂上一枚属于我们的同心锁。”李长羲紧紧盯着她的眼睛:“乔乔愿意与我永结同心吗?”
苏云乔怔住了,心底冒出一股子说不出是甘甜还是酸涩的滋味。她属实没想到李长羲是这样纯情的人,竟然会艳羡民间男女定情的小玩意。
可是今日来望山寺是她提起的,李长羲这一路上也都和她在一起,他何时准备过什么同心锁?
她问:“郎君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预谋?”
李长羲微微抿唇,低声道:“方才施粥那间寺院里有卖同心锁,还能现场刻名字,我恰好看见……”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话锋一转,说:“你若是嫌麻烦就算了。”
苏云乔按住他的唇,道:“不麻烦。”
李长羲一喜,当即拂开她的手,贴上她的侧脸亲了一下。
苏云乔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亲昵的举动,并未退后躲避,也没有瞪他,只是脸颊微微泛红,眼角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笑意。
李长羲见她这般,又落了一吻,这一次正中朱唇。他想他应当是尝到了男女情爱的滋味。
沿着栈道下山,回到半山腰的寺院内。苏云乔挑了一枚做工精细的铜锁,让那卖锁的工匠现场刻字,李长羲则在一旁翻荷包掏钱付账。
工匠刻字需要一点时间,李长羲想起苏云乔方才说要凑热闹讨腊八粥吃,便拉着她去粥棚下排队。
僧人沿着锅底刮了一圈,面带歉意地擡起头来:“这一锅就剩一碗了,下一锅正在熬煮,劳烦二位稍等片刻。”
苏云乔道:“不妨事的,我们只是凑个热闹丶讨个彩头,打一碗尝尝滋味就好。”
李长羲也道:“嗯,一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