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朝阳公主的重阳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告一段落。
回京之后, 苏家大姑娘与宁王的种种传言迅速传遍街头巷尾,甚至在一些茶楼中,说书人竟讲起了少年王爷为美人与长辈翻脸对峙的故事。
与此同时, 朝阳公主为景绍定了亲事。皇帝下旨准了景公子承袭其父文胜侯的爵位,并于次年春与耿氏女完婚。
然而,宁王与苏姑娘的事迹席卷洛都,在他二人的光芒之下, 众人并未注意到景绍这位低调的小侯爷喜事将近。
苏承宗连着数日不曾开颜,从晨起应卯到日暮回家都板着一张老脸,一见家中那双儿女便唉声叹气。
唉……
在他一晚上第三次叹息响起后, 萧氏狠狠摔了筷子。
“你没完了?连着数日拉脸回来 ,回来便唉声叹气,你是瞧我们娘仨不顺眼, 还是不想回这个家?”
“你知不知道这几日外人都如何议论咱们?他们说我克己十载无人问, 草窝飞凤天下知!还说早生千金娇女,少走十年弯路!”
提起此事, 苏承宗忍不住瞪了长女一眼, 满心满眼尽是责备:“我苏承宗半辈子砥砺清节两袖清风, 不谄媚王侯不欺压贫弱,到头来因你娇惯出的一双儿女毁了名声, 我的老脸都丢尽了!”
萧氏从一开始便不赞成苏云华去攀附宁王, 事发之后寿阳公主当着许多高门娘子的面指桑骂槐,嘲她教女无方, 她也为此恼怒过。
怎奈事已至此, 她再想寻其他宗室贵子为苏云华铺路已经行不通了, 倒不如盼着宁王是个痴情种,盼他铁了心跟贵妃娘娘闹一闹, 许华儿一个正室名分。
“旁人说两句能剜你二两肉?爱说就说去,他们有本事也生养几个女儿讨得宁王垂青。”
苏承宗闻言气血翻涌,扶着胸口狠出了口气,右手食指颤颤巍巍指向萧氏:“你真不知耻!便是有你这样的娘,才养出此等自轻自贱的女儿!”
萧氏不甘示弱:“谁不知耻?要我将你做过的丑事再宣扬一番吗?”
苏承宗别过脸去,看起来是气狠了,半晌没说出话。
苏云华缓缓放下碗筷,取下袖中手帕擦拭唇角,随后瞥向苏承宗,似笑非笑地问:“父亲,都是谁在背后嚼舌根子?”
苏承宗深知自己这个长女平日里是什么脾气,她有气绝不会忍着,她此刻脸上表情倨傲近乎自负,唇角虽带着笑意,但怎么看怎么阴冷,显然没琢磨什么好事。
“你又想作甚?”
苏云华眉梢轻挑:“当然是让他们管好舌头。”
苏承宗很快便知道了苏云华要做什么,不出三日,他升职了,从不起眼的郎官升成了仅次于尚书的侍郎。
消息传得很快,先前同僚只是出于嘲讽心态议论几句,现在看到苏承宗升官,确实真的眼红了。
自打消息传出之后,苏宅的门槛几乎要被官眷娘子们踏平了,还有些人借着提前向苏承宗庆生的借口往苏宅送礼。
消息流进平王府,苏云乔听得眉头紧皱:“萧氏全收下了吗?”
白檀道:“那倒没有,大娘子道生辰不宜提前庆贺,于是放出话说要为大人办寿宴,届时再邀请众人同乐。”
萧氏懂得分寸,但不多。
知道收礼要落人口舌,她便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正大光明地收。可她忘了,苏承宗凭女儿勾搭宁王得以平步青云,多少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就盼他触碰红线跌落谷底。
苏云乔翻了翻库房的账册,盘算着如何应付了父亲的寿礼。
父亲高升,她若是表现得太漠然,怕要落个不孝的骂名。她若是太热情,又免不了被苏云华苏琅那两姐弟嘲讽。
这么无趣的席面,要是能不去就好了。
她正出神,白檀扯了下她的袖子,“殿下回来了。”
苏云乔回眸,便望见李长羲大步流地进来,俊颜舒展,眉眼含笑,想是心情不错。
“愁什么呢?”
男人修长的指节轻轻拂过她的肩,在她的目光追随中绕过圆桌坐到了对面,收回的右手点了下她面前的册子。
“我父亲过寿,萧氏打算大办宴席,我正愁选什么贺礼送去。”苏云乔右手托着下颌,歪着脑袋盯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藏品,话音落时才擡起眼眸对上李长羲的目光。
她在家中穿着素雅,乌黑秀发挽了个灵蛇髻,仅簪一支宝石珠子穿成的海棠步摇,金丝流苏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