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穿成首富之女后 > 第115章

第115章

第115章

连续两轮临床试药后,反应良好,御医们都如释重负,哪怕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会儿也高兴得如同少年人一般,忘形地欢呼大笑,笑得连眼泪都控制不住地落下。

从前前任太医院院使到现在的院使李川柏,已经是第四任,其中前三任都直接或间接因为慕容枫的这个顽疾而安然退场。

能退休的御医都算是好结局,更多的御医,都是因为一招不慎,太过保守治疗或者太过激进大胆的虎狼之药,落得身首两处甚至抄家流放的结局。

而他们这一届御医,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地度日如年,就因为那个曾经预言慕容枫活不过三十岁的前院使已经挂了,面对这把悬在太医院头顶的铡刀的,就成了这一届御医。

随着预言的时间一天天接近,他们都格外提心吊胆,每日都要观察几遍皇帝的脸色,早晚请脉,从他吃的每一餐饭到喝的汤药,睡眠的时间,处理政务时有没有动怒……但凡其中有一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就会让所有人都忐忑不安,难以入睡。

哪怕慕容枫曾再三许诺,就算有什么事,他也不会迁怒太医院……可谁敢信呢?

前前朝还有皇帝曾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呢?

看当初开国功臣们的结局,想想当初他们和先帝一同起兵反抗前朝皇帝的残酷统治时,还曾经以兄弟相称,曾经同患难共富贵的誓言,最终只实现了前半句。

当权者和男人的嘴,说出来的话,谁信谁傻。

太医院的御医们都是久经考验过的,自然不敢相信皇帝的承诺。

更何况,就算皇帝承诺不杀,谁能保证皇后和太后不迁怒於他们呢?

死亡,本就是人生最大恐怖之事,在面临死亡之时,哪怕曾经最睿智最慈悲的善人,也难免会露出另外一面。

真正能够看淡生死,从容赴死的,古往今来,这世上能有几人?

好在,谢天谢地,他们终於赶在了这个被皇后娘娘称为什么“得得栏(ddl)”的死线之前,“研制”出了这种能够治疗大多数炎症的良药。

简直就像是在铡刀落下的前一刻,终於等到了大赦天下的圣旨一样,让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

哪怕这个叫做大蒜素的药并不能完全治疗皇帝的痼疾,可它能够在皇帝发病之时抑制炎症扩散,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就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调理皇帝的身体,否则以前他们哪怕明知道病源,却始终碍於无法解决并发症而不敢轻易用药,一天天拖下来,才将病情拖到了几乎无法挽救的地步。

现在有了这种药物,他们就可以放心用药,不再像原来那样保守治疗。

通过两轮的临床治疗,御医和皇家医学院挑选的病例都是跟皇帝类似的病人,只不过病情有轻有重,时间有长有短,都是从建立皇家医学院之后,沈青叶就让医学院的老师和太医院一起专门收集这类的病例,由皇室出资赞助医学院对这类疾病的长期治疗和研究。

这些病例不仅来自京都,还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州县,从富家子官家子,到平民甚至乞丐都有,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八九岁的稚龄幼儿都有。

只是因为沈青叶事先没有特地吩咐,良医们在选择病例时,基本上都是参考当初慕容枫从发病到成为痼疾后的症状来挑选病人,故而从一开始就定位为男性,导致临朝病例一个女子都无。

等到沈青叶发现这个问题后,第二批病例也让他们留心选一些女子病例时,却发现这类心肺顽疾的女子病患报到良医所的,少得可怜。

哪怕从慕容枫登基以后,沈青叶就开始借着太医院之力,除了设立皇家医学院之外,还将良医局推向全国各州府,连一些偏僻之地,也设有良医所,由官府出资,来推行牛痘接种预防和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打着为皇帝治病的名义,正大光明的让群臣根本无从反对。

若说皇后滥用民力花费巨大,可人家一文钱国库的资金都没动用,完全都是用的自己的陪嫁私房钱和沈氏的人脉,就连地方百姓,都因此受惠不少,更不用说是朝中大臣们的家属,以前求医难,寻药难的问题,在皇后不断推广良医局和惠民药局到地方后,都得到了缓解,所有人都因此受益匪浅。

人食五谷杂粮,岂有不生病的道理?

只要生病就得求医,哪怕再看不惯皇后“干政”的大臣,在这一点上,也对她敬佩有加。

再不长眼的御史,也不敢在这方面出头弹劾皇后,否则一顶妨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