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北方到底有多少蛮族部落,别说大昭国的人,就连北蛮人自己也不清楚。
除了前朝出了个天纵英才的蛮主一统草原部族,第一次冲破中原汉人的关卡,扫荡了整个华夏大地,乃至大半个世界,铁骑所到之处,几乎无人能敌。
可这样的人,千百年也就那么一个,在他死后,帝国很快分崩离析,不到百年便被推翻,北蛮人又不得不回到草原,继续在苦寒之地和大漠草原间过回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一片草场能养活的牲畜和人口有限,於是他们就渐渐分散成部落,平时分散放牧居住,战时应可汗的召唤而来。
分开得久了,那些小部落各自做主惯了,也就没有原来对可汗的唯命是从了。
毕竟,这些年,光可汗的名头就不知换了多少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草原上,走马灯似的汗位争夺,比中原的皇帝可换得勤多了。
隔得远了,甚至都不知道现在的大可汗是谁,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没饿到要去金帐讨饭的时候,谁都不愿去自找麻烦。
於是,忙着内斗的部族头领们,原本还打算争出个高低来再决定由谁统领大家南下抢掠,可没想到他们这边还没分出个胜负呢,沈氏的商队就到草原上转了一圈,用些中看不中用的琉璃佛像换走了大批的牛羊和战马。
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牛羊已经被送入关内,战马也被带走,任他们一路追赶,直到辽东,才发现这些汉人竟然在驯养他们的牛马去耕地。
北蛮人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觉得这些汉人从草原上骗走了他们的牛羊,就开始想法设法地要夺回去。
正好,就遇到了汉人们将休耕期的牛牵出来放牧,他们就毫不客气地冲上来准备“领回”自己的牛了。
若是在以前,北蛮人全是骑兵,来去如风,等哨所里的士兵发现时,根本来不及防备,甚至等他们做好出击准备时,对方已经劫掠完毕,扬长而去。
而缺少战马的大昭士兵,只能追在后面吃马蹄扬起的尘土,看着他们的背影跳脚大骂。
这一次,唐肃远在城楼上,用千里镜巡视时,隔着至少十里以上,就看到了北蛮骑兵的身影,立刻让人放出信号,收拢在外放牧的牛群,速回关内。
卫所里所有的士兵,都在急促的战鼓声中,开始备战迎敌。
北蛮骑兵的前哨顿时急了,他才发出消息让后面的小队跟上来抢牛,这些大昭人就开始往回赶牛。
他们忍不住追上前去,距离卫所约莫还有二里地时,终於追上了正在赶牛的老农。
自愿留在最后面负责赶牛的老农,正是跟着沈氏商队到辽东开荒的流民之一,叫牛大力,约莫四十五六岁,已经是当爷爷的人,可老伴和三个儿子两个儿媳都死在了逃荒的路上,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跟着沈氏来开荒,就是靠这手驯牛的本事,才能养活三个小的,还分到了十亩新田。
被北蛮骑兵追上的那一刻,牛大力唯一后悔的,是没跟沈氏的人说,让孙女牛小草去纺织工坊当学徒。
不知道他死后,沈氏的人能不能将他的安家银子,分给孙女一点儿。两个孙子都已经十二三岁,马上就能顶个大人用,可以养活自己,可孙女若是没有点傍身的银子,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学点手艺嫁出去。
刹那间他想得很多,却都来不及说,只看到那北蛮骑兵纵马冲到自己面前,扬起弯刀,带着一抹寒光朝他劈下来。
一道血箭飈起,溅了他一头一脸。
牛大力仰面朝天地摔在地上,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支铸铁弩箭从他头顶飞过,一箭穿透了面前的北蛮骑兵不说,还将他的尸身也带飞出去,撞在了后面的骑兵身上,将他们如同糖葫芦一般穿在了一起,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还不快跑!”身边有人爆喝一声,牛大力这才反应过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牛群,赶着牛一起疯狂地跑回哨所内。
等他们这最后几个人和牛回到哨所里,哨所的大门重重关上,吊桥拉起,护城河里这会儿虽然没多少水,可下面无数削尖了的木桩,足以让掉下去的人被扎个肠穿肚烂。
唐肃远简直对手中的千里镜爱不释手,刚才就是他通过千里镜看着,然后让手下的士兵用跟千里镜一起送来的配装的新式守城弩打败了这些追兵。
新式的守城弩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弩箭和弦机,在原来的准山处,又增加了一个瞄准镜,比他手里的千里镜要简单一些,却也能看到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