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满心怨气,骂声、抱怨声此起彼伏。
“潘璋,莫急,大耳贼要的便是这等结果。”
孙策忽而冷笑说道。
潘璋一愣,茫然望向孙策。
“大耳贼知我建业城墙坚如磐石,自始便无夜袭破城之意。”
“吾料他不过遣千余人马,每隔半时辰便敲锣打鼓,伪装出一副将要大举夜袭之态。”
“而我军以为其要夜袭,一听鼓声,必从梦中惊醒,尽数上城头布防。”
“如此一来,我军便被他牵着鼻子走,士卒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此乃大耳贼之计谋。”
“吾猜想,此等阴毒手段,定是梁翰所为。”
孙策一语道破天机。
潘璋恍然大悟,方知孙策先前不肯下城,反而在城楼中悠然品茶之故。
原来他是在验证心中所想,那刘备是否会在半时辰后,再发起一轮佯攻。
事实证明,孙策的推断无误。
“既然主公已识破刘备奸计,那便好办了。”
“若再度佯装进攻,我等不予理会便是。”
“外间敲锣打鼓,我等只顾安睡,任他徒劳无功。”
潘璋不假思索,直言道。
孙策瞪他一眼,反问曰:
“你说得倒是容易,倘若那大耳贼数次佯攻,见我军懈怠,趁机夜袭,我等如何应对?”
潘璋闻言语塞,背后渗出一层冷汗。
若真如此,彼时他们犹在酣睡,刘军如潮水般涌来,若城墙未得及时增援,岂非……
潘璋不敢再深思,面露苦色道:
“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被大耳贼牵着鼻子走,令将士们奔波劳碌,这可如何是好?”
孙策轻击城垛,沉思对策。
虽其智谋不及周瑜吕蒙,但终归身怀统帅之才,并非凡事皆需向谋士求计。
苦思冥想许久,孙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梁翰此计虽卑劣,但要破之亦非难事。”
“潘璋,你速传令,将一万将士分为三队。”
“此三队,轮换值夜,若遇大耳贼敲锣打鼓,只需值夜之队严加监视,其余两队安心歇息便是。”
“除非敌军真正现身攻城,否则那两队皆无需理会。”
“如此,可保每队皆有两夜好眠。”
闻听孙策之策,潘璋顿觉欣喜若狂。
“主公此计甚妙,将士们如此轮换,大耳贼佯攻骚扰,自然无所用处。”
“主公此计高明,当真高明至极!”
潘璋欣喜之余,不忘对孙策一番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