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耳边听着万岁爷夸了理亲王殿下一大堆,只觉得耳朵都听烦了。
他在心里不由得狠狠的翻了一个白眼。
说句大不敬灭九族的话,万岁爷前面作来作去,对理亲王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天天恨不得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给理亲王殿下定下这个那个各种各样的罪名,恨不能将理亲王打入十八层地狱。
那时候就想不起理亲王是自己从一个哇哇啼哭的小娃娃亲手带大的孩子了,只知道那是一个能够威胁自己的太子。
现如今理亲王佛了,一心一意种花养草什么都不管了。
这又开始回忆起理亲王的好了。
真是直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尽管心里对万岁爷的做法万般吐槽,可梁九功脸上还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不停的对万岁爷的话表示赞同。
不过万岁爷说的倒是不错,理亲王殿下的确比其他阿哥们要好上不少。
就那张脸,都是一众皇子中最好看的最出挑的。
那张脸不像万岁爷,比万岁爷好看多了,大约是像了孝诚仁皇后吧。
梁九功很发散思维的想着。
“若是朕的其他孩子都能像保成这般懂事就好了。”
康熙突然无端感慨了这么一句,却想起了自己其他的儿子。
自己这么多儿子,如今都在盯着他座下的皇位。
可现在一时间,对于选择何人继承他的位置,他是真的迷茫了。
老大勇武有余,智慧不足,脾气还暴躁,只适合做一个冲锋陷阵,开疆扩土的将军,不适合那个位置。
老三文人一个,不行。
老五和老十二,一个由太后养大,一个由苏麻喇姑养大,与蒙古那边关系密切,不成。
老七脚有残疾,从生下来就注定了不能登上那个位置,做个富贵自在的亲王就成了。
老九老十这两个就是老八的跟屁虫,更不用说了。
老八自私自利,性子又懦弱,手段卑劣,一心只想要皇位,却从未想过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坐上这个位置,也未曾考虑过坐上这个位置后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这江山要是交给他,在他背后那些人的支持下,大清江山还不知道要姓什么呢,怕是要从爱新觉罗改成别的姓了。
老十四一直都跟在老八身后,何况老十四年纪小,压根治不住老八等人,若是让他上了位,他就要成了老八他们的傀儡了。
原本他觉得老四是个还不错的,可这些年他做的事情,也并不让他满意,甚至让他有些失望。
底下的那些儿子都还是个孩子,根本考虑不上。
纵观他那么多儿子,现如今能有本事登上这个位置的,怕是只有保成和老十三了。
保成和老十三有本事,有能力,有手段,也重情重义,若是真让他们其中一个做了皇帝,不仅能够治理好大清的江山,也不会要了他们兄弟们的性命。
可保成已经被两立两废,他还想不想做这个皇帝,怕也是个问题了。
哎!
康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烦恼啊!
要是让一众皇子们知晓了康熙心里的想法,怕是会狠狠的嘲笑一通他这脑残似的妄想。
nnd,原本太子的位置稳稳当当的做着,他们都是支持太子的,对于皇位都没有那么多想法。
毕竟,太子已经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又没有过错,想扳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太子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朝政谋略各方面都是兄弟之中的佼佼者,他们对太子的才能都是颇为服气。
无论是从礼法上嫡子的名头,还是论贤能,太子都当之无愧。
可谁知道老爷子中年突然开始发癫,对于逐渐长成的太子越发的忌惮,慢慢的就对太子产生了戒备之心。
甚至,还开始扶其他皇子与太子打擂台。
先是大阿哥,又是八阿哥,像是下饺子似的,一个接着一个。
让他们不得不与太子对上,上不去,下不来,最后都折了去。
他把其他儿子的野心给挑了起来,却又厌恶他们那想要抢皇位而不顾兄弟情义的野心,最后搞得兄弟阋墙,父子失和。
更严重的是,原本想让其他儿子做太子的磨刀石,却没有想到,直接将太子这把宝刀给磨断了。
这都算是报应。
康熙心里复杂的想法没有人知道。
从宫里离开后,胤禛就回了雍亲王府。
虽然被皇阿玛给责骂了,但胤禛想起来府里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