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告诉他,遇到这样的离奇的事件,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向那些所谓的高人们求助,看看他们怎么说——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副总裁,类似“道上、江湖上”的朋友,多多少少也认识一些。
但罗大富最终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愿意自己和这幅画的秘密就此暴露。
他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己已经陷进去了。
他跟名为“好奇心”的魔鬼做了交易,在这场奇妙的旅程之中,也许他会付出一些代价,也许一直以来“还算不错”的运气,能让他逃过一劫,甚至是收获颇丰。
可罗大富不在乎这些,他只想在梦里待得更久一点。
没有为什么。
……
在一场山林间的奔行过后,身穿灰色长袍的罗大富站在了那棵古松下,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他身前的大门敞开着,晨雾未散,距离“日上三竿,山雾散尽”预计还有二三十分钟的样子。
这是正常的,毕竟距离罗大富第一次踏入这座大山,已经过了快两个月。
方向感本就很好的他,在夜复一夜的梦中,很快总结出了一条“最快上山”的捷径,再搭配上日益进步的登山技巧,现在每每踏上这条山间古道,对他而言就跟“回了家”似的,完全是轻车熟路。
以及,这两个月以来的经历,让罗大富已经确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这座画中的古朴建筑的本相。
无论是供奉着神像的大殿,还是青砖灰瓦的房屋、围墙,以及那块印着“云华观”三个大字的匾额,都足以说明,这里是一座道观,一座名为云华观的道观。
根据他的观察,这座道观占地颇广,可供人居住的厢房足足有几十上百间,看得出来曾经也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
至于为什么是曾经,是因为就目前看来,虽然这里厢房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处于空置状态,有明显生活痕迹的不过十几二十来间。
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双人间,所以粗略估计一下,这座道观中生活的人数大约在三十上下,与鼎盛时期相比,明显是有些没落。
当然还是老样子,尽管这些发现无不表明了,这里是“有人生活的场所”,但截至目前,罗大富并没有在这座道观里撞见,除他以外的“第二个人”。
就好像这些人上一秒还在这里生活,可等到自己一来,他们就随着山风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坦白说,最开始的时候罗大富是有点恐慌的,毕竟山里“不见动物和飞鸟”,跟道观里“明明有人,却不见人”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跟后者也完全没法比。
不过人的适应性终归还是强,在前几日的初步探索结束后,罗大富的心境很便快有了变化。
因为他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自己每次入梦后身穿的那一套衣服,跟那些道士衣柜中的衣物,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那身浅灰色长袍加圆头鞋的穿着,其实是道士们的打扮。
这代表着,每次进入这里时,他代入的其实是一位道士的身份。
再结合此前“只有我一个人能进入画中的世界”的推断,罗大富渐渐地开始认为,这起事件的起因,只是因为一个字。
“缘”。
这就像是误入山崖洞穴的愣头青主角捡到了武功秘籍,最后成为江湖大侠的故事情节一样。
为什么别人捡不到,只有主角能捡到?
当然是因为他是“主角”,那本武功秘籍,本就是上苍为“主角”而准备的。
总之,在这种“看多了古早小说的中年人独有的热血思维浪潮”的推动之下,罗大富开始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和“修道”这件事,有缘——不然要怎么解释,他会穿着一身道袍,进入这座梦中的道观呢?
罗大富对“修道”的兴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最初他还只是在梦里,争分夺秒地翻看那些厢房中的书本、古籍(大部分内容都看不懂)、摆弄那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道家器具(除了木鱼之外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琢磨那些看着虽然是“鬼画符”,可拿在手中却莫名有一种“清神明智”之感的符纸(应该不是心理作用)。
后来随着兴趣越来越盛,他开始和自己社交圈里的那些,同样对“修道”这件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著名的道观拜访,和跟着很有名气的道长学习、体验观中的生活。
可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那一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