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月,正当努尔哈赤率兵东向,征讨长白山各部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布寨联合乌拉、辉发、哈达及蒙古科尔沁等九部向建州女真发动进攻。双方战于古勒山。古勒山之战中,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败九部联军,阵斩布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从而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189]是年末,又相继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将长白山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597年,蒙古明安贝勒把女儿嫁给35岁的努尔哈赤,表示臣服于努尔哈赤。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连续进兵东海女真,相继征服渥集部的瑚叶路、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雅兰、乌尔古宸、木伦、西林等路,攻占渥集部东额赫库伦城。东海库尔喀部亦纷纷归附。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努尔哈赤从佛阿拉城迁都到赫图阿拉。这是他从11岁离家后,第一次以一个王者的身份重归故里。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努尔哈赤停止向明廷进贡。明封闭互市二年,使女真大量马匹无处可买,殃及人参也卖不出去,烂掉三十余万斤。为应对明廷封锁,努尔哈赤苦心研究出晒干法,使人参得以保存,价格倍增。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建州攻占乌拉城,乌拉灭亡。对外扩张的同时,努尔哈赤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 [188]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33]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努尔哈赤为建国做准备的最后一年。他最后一次派使臣赴京朝拜,表示对明廷的忠诚,并把孔子请到辽东,兴建佛寺、道观、文庙等七大庙宇,三年后全部竣工。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 [9]群臣上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190]自尊为天命皇帝。帝业由清太祖开创,所以清史中尊努尔哈赤为开国皇帝。 [273]后金国是满族先人继创建渤海国、金国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地方自治政权。 [281]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誓师伐明。 [191]天命四年(1619年),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进攻,兵分四路进军。 [192]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一带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 [193]自此,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开始瓦解。又灭亡叶赫,至此海西女真被统一。 [194]
八旗之镶黄旗
努尔哈赤建国时,东海“野人”还有一些部落未被征服。天命二年(1617年),努尔哈赤派兵四百,收抚沿海及海岛诸部。天命三年(1618年),虎尔哈部首领率部众一百户来降,努尔哈赤厚予赏赐。未降各部相继来附。各部俘降人户,均被编入八旗。投附的部落,仍居原地,向后金纳贡。《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四年(1619年)的情形说:“从明国以东到海滨,朝鲜以北,蒙古以南,操女真语的诸国(部),在那年都平定了。”(《满文老档》太祖朝卷十三)努尔哈赤征服女真诸部,得以全力来攻打明朝。 [267]
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后连下开原、铁岭。 [33]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 [195]几年间席卷辽东七十余城。 [35]同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天命七年(1622年),夺取辽西重镇广宁。 [36]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196]天命十年(1625年)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的统治中心 [37]。1626年1月,努尔哈赤攻宁远城不下,转攻觉华岛并破之 [285];同年四月,努尔哈赤率军征蒙古内喀尔喀五部 [286]。7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后病逝,终年68岁 [28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建立大清
主词条:皇太极新政、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丙子之役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建元“天聪”,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