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接老头去住,结果住了没一个月,老头实在是受不了城里的生活,半夜趁着儿子儿媳妇睡着了偷偷又跑了回来。
“挺有意思的”夏世民听后说道。
“故土难离啊,我们这辈人不像你们这一辈人,乡土亲情都不重,我们等以后死了,就算是有把灰也得洒回到这里来”。
刘献国说道。
说罢就是一阵沉默。
说的是自己的同学,但刘献国说的又何尝不是自己?
有的时候刘献国都有点后悔,你说把孩子培养的这么优秀做什么,不如像别人家一样,读个初中高中,识得两个字就出去打工,每年到了春节的时候还能回来住十天半月的。
现在到好,打工的春节都是二十多天,正儿八经工作的就是七八天假,这时间要是回来全都耗在路上了,于是这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回。
儿子媳妇到是无所谓,但是望着孙子,话说连一点乡音都不带了,刘献国有的时候一个人琢磨就有点不是滋味。
“您看,我不是回来了么?”夏世民说完做了个鬼脸逗了一下舅舅。
刘献国一看外甥这模样,三十来岁的人了,还这样心情又一下子好了。
“你啊,也不过就是夏四叔的事儿把你给吓到了,要不然你哪里能回来,家乡,对你们这些人来说,就像是手机上说的,是回不去的家乡喽”刘献国说道。
胡玉珍有点不高兴了:“你和孩子说这干什么,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呢,大城市可不比小地方好?不说别的,就说这孩子读书,咱们这小县城能和首都那边比么……”。
数落起老伴来,胡玉珍一点也不客气。
这下刘献国哑火了。
恰好这时候车子也进了县城。
“拐一下”。
看到外甥往汽车站的方向拐,刘献国立刻制止住了外甥。
夏世民有点迷惑:“舅,那边才是汽车站”。
“我知道,让你拐就拐”刘献国道。
夏世民只得按着舅舅说的拐了过去。
开了没有多远,夏世民又看到了蹲在路边阴凉地卖狗的老头。
“停下!”
车子开到老头面前,刘献国喊了停。
夏世民刚停下车子,刘献国便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刘老头!你还没有死呀。不对,老话说,祸害活千年,你肯定是个长寿的命”。
蹲在路牙子上的老头看到刘献国,立刻乐起来开始招呼自己的老同学。
这边还没有乐几秒钟,老头开始嚷嚷了。
“我说刘老头,你干什么呢,我的狗,我的狗!”
刘献国下车也不客气,直接奔着张老头旁边的篓子而去,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三只狗崽子大致是什么性格,刚才听到外甥一说,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抄起那只外甥原本想要的蓝灰小狗崽子就走。
“喂,刘老头,你土匪啊,上学的时候就不是个东西,现在老了怎么还没有一点长进,抢人东西……”。
张老头有点急眼了。
“不是两百块么,记我账上!”
刘献国来到车边上,直接把手中的狗从车窗中递给了外甥后,扭头冲着老同学来了一句。
“鬼的两百块,我给你两百,你给我买这样的狗来”张老头气的脸都快变色儿了。
“你个老东西,一条破狗想要卖多少钱?”
刘献国望着张老头,俩老头在街上现在就像是面对面喷着粗气的两头倔牛。
“六百,六百你拿走”
张老头有点跳脚了,这狗可是他聊天打屁的乐引子,这让人拿走了他怎么办?
为什么三条小狗要三样不同的性格,那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嘛,现在突然间少了一条,少的还是最好的那一条,张老头不跳脚才怪呢。
“六百,我给了!”
刘献国一口应了下来。
这下到是把张老头给弄愣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这才望着刘献国一脸怀疑的说道:“六百你给了?你这人就算是抠个腚眼子还要唆一下手指,舍得这钱?”
都是老同学了,谁不知道谁啊,一向抠门的刘献国会给他六百块?张老头下意识抬头看了一下天,想看看这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刘老抠今天发的哪门子疯哟。
“不说了么,记账,两百块”。
“六百!”
刘献国眼睛一瞪:“我外甥陪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