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写的实在太好了,给甄宓带来惊人的信徒流量、香火暴涨,让她从平行世界寂寂无名、寂寞神女,骤然一跃成为本世界“顶流”女神。
从某种意义上,神明与明星是同一类人——都需要信徒和流量。
信徒越多,流量越大,神明越强大。
“哼,杜预如此风流倜傥,本神女岂能让他被害?”
“这才子,本神女跟定了!”
甄宓跟随千牛卫船只,顺流而上,沿途保护。
多亏李斯、甘茂那些人没有在运河上沿途动手,就算动手,哪怕千牛卫护不住杜预,洛神甄宓也会教他们如何做人。
杜预一路无风无浪,顺利来到长安。
下船时,杜预不敢相信眼前一切。
安史之乱一别半年,长安几乎没什么大变化——曾经风流千年古都,却已然残破不堪。哪怕朝廷迁回此地,也改变不了长安惨遭战火蹂/躏的惨状。
百姓脸上,面黄肌瘦,面有菜色。
甚至在长安码头,就有几百个走投无路的家庭,哭声震天,正在卖儿鬻女。
几个人贩子,热情围拢上来。
“大人,大人们要女孩子吗?豆蔻少女,保证完璧之身。调教成瘦马或者家妓、艺伎很合适的。”
“价格很便宜,包嫩包处包良家包便宜。”
“十两银子,就一个女孩子。”
“五两也行。”
千牛卫们也面色尴尬,推开上来介绍生意人贩子。
“滚!”
“不长眼啊?打死你们!”
“再敢聒噪,大爷一刀剁了你。”
杜预看着争先恐后、退回去的人贩子,再看看远处哭声震天的长安灾民、难民,心中一阵难过。
这就是长安?自己千辛万苦、收复的长安?
伟大的大唐,辉煌的帝国,骄傲的臣民,如今沦落成卖儿鬻女这般凄惨的模样?
杜预面色一沉,走下船时,却拿出随身携带的银两,约莫千两,交给李元芳:“李大人,请散发给这些卖儿女的百姓。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百姓不到穷途末路,绝不肯卖掉自己儿女。”
李元芳接过杜预递来的银子,身躯一颤,难以置信看向杜预:“杜解元,这?”
杜预明明惹上麻烦,身陷囹圄,即将陷入诏狱,正是落难用钱之时,自顾尚且不暇,却拿出身上所有银子去帮助落难百姓?
此举,何等感人?
抓捕这样的仁人志士,李元芳和千牛卫都发自内心,感到羞愧。
李元芳默默接过银子,走到难民中喝道:“听着!每人一两银子,不许再卖儿卖女,也不许多领。这是名满天下的杜预杜案首,不忍看你们骨肉分离,赏你们的。”
李元芳如此一说,场面一度安静。
难民们沸腾起来,难以置信,看向杜预。
“感谢青天大老爷!”
“什么青天?这是杜解元。来进京赶考的。”
“孩子,快磕头。多谢杜解元解救之恩。”
“杜解元一定马到成功,平步青云,千秋万代。”
“我要给杜解元立长生牌位。”
杜预文宫中,文名暴涨,但他志不在此。
他目光平静中蕴含/着无尽的悲悯,凝视着泥浆中,因得到赏银,无需卖儿鬻女骨肉分离,而一个劲给自己磕头的大唐百姓。
我的眼中,为何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杜预穿越时,抱着旁观者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世界,自然不会对大唐和大唐土地上的百姓,有多少感情。
但他受田洪凤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了拯救大唐的至圣先师之路,安史之乱,驰援潼关,光复长安,收复洛阳,平定河北,一路走来,已然投入太多感情和精力,自然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特别看到自己打回来的长安,长安百姓却衣食无着,沦落至此,杜预岂能不发自内心、感到悲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要知道,这里是长安,天子脚下,唐朝皇帝就在皇宫之中,站在高楼上都能俯瞰到这朝天门码头啊。
连长安百姓都如此凄惨,杜预不敢想象天下其他各州各地,百姓会过的如何惨烈?
杜预眼眶湿润。
他的钱终究有限,哪怕让身后财神爷宋佳霖出钱,也只能解救千名可怜的孩子,不至于被人贩子和士族贵族买去,充当艺伎、歌姬和玩物。
其他人呢?其他人家的孩子呢?
一文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