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了之后,大多数都留作来年的种子。
一颗种子能够长成玉米秸秆,等到来年又能收获很多种子,那些种子又长出很多玉米。
但是一年的等待太过漫长,隋文帝已经吃过煮玉米,总觉得自己经不起这个等待。
最关键的是,今年秋天非常冷,收成也没有之前那样好,一些穷苦百姓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还是一回事呢。
所以隋文帝看着这么多玉米种子,简直又喜又愁。
喜的是他们有这么多上好良种,来年可以大丰收,忧愁的是等待的时间太漫长,很多人根本都等不起。
“父皇,让女儿去岭南吧。”这个时候,兰陵公主再次走了出来。
她之前就已经提到过这件事,但被隋文帝拒绝了。
杨坚留在身边的小女儿就这么一个,还想着多在宫中养上几年呢。
而且隋文帝还有一个小心思,他想要尝试着培养女儿处理政务,说不定之后大隋还能够出现一位女帝呢!
到时候他就把平阳昭公主接过来,辅佐隋朝,岂不美哉?
如今唐国公府已经被他严密地监控起来,别说天上飞的鸟,就连只苍蝇都逃不掉。
整个唐国公府都已经掌握在手中,平阳昭公主还能远吗?
想到那个三个月就能拉出来千军万马的平阳昭公主,隋文帝就心情激动。
当然,现在平阳昭公主有没有出生,还不一定呢。
他也只是提前想一想罢了,也是避免唐国公府提前叛乱。
好在老唐国公是非常忠诚的,早在神女盘点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背着荆条过来请罪。
如今老人家还在宫殿外面,这还是隋文帝刚刚收到的消息。
杨坚心中当然非常复杂,整个唐国公府,就是未来的大唐雏形,他怎么可能不在意?
但是如果用狠厉的手段处理,又会起到反作用。
毕竟神女都对那个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称赞,甚至还言明未来的唐朝会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那个叫做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上,也是一位千古明君。
如果处理不当,说不定还会引起天下民怨,这绝对不是杨坚想要看到的事情,所以他觉得非常难办。
“儿啊,岭南是个凶险之地,你去了之后都不一定有命回来。”杨坚还是不舍得。
这么如花似玉的女儿,偏要去岭南那个偏远的地方,这不是剜他的心?
“父皇,这是女儿一直以来的想法,岭南之地虽然凶险,但是那里有一个女儿非常钦佩的人。”
“相信有冼夫人在,她一定能护女儿周全。”
只要提到冼夫人,兰陵公主的眼睛就开始放光,那副崇拜的小模样,让对面的隋文帝都有些酸涩。
算了,儿大不由娘。
哦不,儿大不由父,女儿这么坚持,还是让她去转一趟吧,等回来,兰陵就知道长安有多么好了。
“而且,父皇,女儿听评论区的那些现代人说,如果在岭南之地种植玉米,很有可能一年两熟,甚至还有可能三熟?”
“也就是说,如果女儿去的及时,说不定还可以在年前收获一批,送到长安过来,给您和母后尝一尝。”
“最关键的是,岭南那边有了大隋送去的高产作物玉米,以及其他高产良种,一定会对隋朝越来越有归属感,这对于大隋边疆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神迹结束之后,兰陵公主自然也泡在了评论区,她一直在寻找前往岭南之地种植玉米的方法,好在现代那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农学家正好在线,及时给出了回复。
结合那个人给出的办法,兰陵公主又添加了自己的想法,终于总结出了这些话。
她非常确信,只要父皇知道那个地方玉米两熟甚至三熟,一定不会阻止自己的。
对面的隋文帝也确实心动了,杨坚听了之后那叫一个高兴,但好歹还记得这是自己女儿,不舍得让女儿陷入危险的地方,于是再次嘴硬道。
“你一个女儿家,还是太危险了,那个地方的玉米一年两熟,朕可以让其他人携带种子过去,没必要你一个公主,亲自去涉险。”
“父皇,你这就多虑了,女儿家又怎么了?冼夫人可以创造传奇,让后世之人都为她修建庙宇。
木兰能让千古传唱,平阳昭公主可以以女儿身打下唐朝半壁江山,梁红玉和秦良玉更是能够成为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女儿不过是过去种植玉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