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华点了点头,提议可行性颇高。
“好!这些我会悉数跟三弟交代清楚。”
他眸子亮了:“殿下真乃神童也。”
他虽然读过兵书,却并未系统学习过兵法。
但宋义却能侃侃而谈,立即提出了建议。
【谬赞。】
宋义谦虚的摆手。
朱英华站起身,刚准备按照宋义指令行事。
走了两步,又调转回来,正色道:
“殿下,原本这场剿匪的结局是什么?”
宋义愣了愣。
撑着小膝盖,站起身。
扬起脑袋看向朱英华,眨了两下清澈的双眼。
“你想?”
【确定想知道?】
“嗯。”
朱英华神色郑重点头。
宋义摸了摸鼻尖,回想了下原本剧情。
心声不急不缓述说。
【原本被派去剿匪的不是朱氏任何一个子弟,具体是谁,我不记得了。】
【最后,剿匪失败,全军覆没。】
【三舅若不进兵部改变命运,只会因为朋友陷害,因贩卖军械罪连累整个朱氏。】
【而三舅是因为母后帮了德妃,德妃承了母后一个人情,这才让兵部尚书杨大人安排三舅进了兵部。】
【若不是张成林从中阻拦,三舅也不会只在兵部做了个七品参编。】
【这次,我们只能利用此次战事,给三舅一个晋升的机会。】
原著中,剿匪这段作者并没有详写,只是一笔带过。
为何写这么一出,是因这一切是齐王在背后主导。
为的就是让宋胤天帝王名誉受创,让百姓认为他们如今的帝王无能。
最后宋胤天实在无计可施,朝廷无人可用,便只能下旨让齐王带兵剿匪。
然而齐王一举歼灭匪寇,深受百姓爱戴和膜拜。
这些他没有详说出来。
但朱英华本就心智超人,察觉出了背后阴谋。
他眯眼确认道:“可是齐王在背后操控?”
宋义沉默片刻,轻叹口气:“是。”
齐王完全有能力掌握这么庞大的水寇群体。
因为他本就收拢了不少江湖能士。
朱英华瞳孔微缩:“殿下怎么看?”
宋义摇了摇头:
【齐王野心勃勃,早已视皇位为囊中物。】
【他之所以迟迟不动手,是在积攒实力,等待最佳的时机,一举登基为帝!】
【我的出现,正好撞在他的算计上,此次阻断他的野心!】
朱英华闻言,不由沉思了起来。
“不管齐王多么危险,至少目前,我们知晓他的阴谋,应对眼下困境。”
“嗯,咱们同时也可以挫一挫齐王锐气。”
宋义颔首。
根据书中剧情围绕原男主宋傲天发展,所以很多事都不应该这个时候出现。
现在却因他的横插一脚,诸多事情都提前发展了。
不过,齐王起兵,也是在宋傲天登基之后几天。
至少,在这几年内,齐王是不会操之过急起兵。
毕竟是藩王,不是皇子。
要是贸然篡位,只会落个弑君篡位的臭名。
所以齐王需要在皇城里左右逢源,暗地里拉拢诸位大臣。
在这期间不断制造祸事,让百姓渐渐知晓宋胤天的无能,他的贤能。
届时群臣拥戴,百姓爱戴。
他届时假装不愿继位,大臣和百姓也会求着他登龙位。
“我知道了。”
朱英华点头,目光闪烁不停。
他离开皇宫后,宋义坐了下来,陷入沉思。
“殿下.”
“嗯?”
宋义看向不知何时走过来的小平子。
小平子伸出双臂,“需要奴才抱您回宫吗?”
他早就留意到太子殿下小腿应该是酸了,若不然也不会两次坐在台阶上。
“好。”
小平子抱着宋义,躲避众人眼线,快速回了长春宫。
朱凤仪听了宋义的一番述说,眉梢一扬。
“那岂不是这场剿匪,三弟势在必成?”
“是呀。”
宋义点着小脑袋,手里吃着苹果。
“义儿,母后还是觉得出宫当面跟三弟提点比较妥当。”
朱凤仪低着下巴道。
毕竟朱俊杰从未带过兵打仗,第一次根本就是初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