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闻言,顿了脸色巨变,问道:
“不知兵部尚书可有推荐的人选?”
“臣”
杨永刚开口,便被丞相陈志远给抢了话。
“启禀皇上,臣认为,大雍正是用人之时。”
他有意朝兵部侍郎张文林瞄了一眼,继续朝宋胤天道:
“为了充实内阁,理当引荐新人出兵围剿。”
“大雍近两年来,本就内忧外患。”
“若再不引进大量栋梁之材,恐怕到时敌国来犯,我大雍将危矣。”
陈志远一番长篇大论,得到不少朝臣赞同。
“丞相所言甚是,臣支持!”
“老夫也支持!”
众臣争先恐后的支持,让宋胤天皱眉。
“诸卿可有推荐人选?”
他环顾殿堂一周。
朝廷重臣纷纷低头不语。
他忽然瞟到一旁的宋义,见他没有出言的意思,便收了视线。
甚好。
这小子能在朝堂上安静听着,如此他心中便舒坦了不少。
但他并未看宋祁一眼。
宋义没有留意到宋胤天的目光,只是随意靠在椅子上。
【啧啧啧,这些大臣除了拍马屁一流。】
他对着下首群臣直摇头。
【真到了出主意时,一个个跟没张嘴的狗熊,闷头不敢放屁。】
宋祁见宋义没坐相,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但他依旧挺直瘦小脊梁,别过眼看向龙椅山的父皇。
宋胤天眉头皱成川字。
半晌后,叹息着摇摇头。
这些老古董啊。
一遇到战争,脑袋都傻了!
不就是一场水匪闹腾吗,至于各个不敢开口吗?
虽是如此,但该敲打的,还得敲打。
“杨爱卿,你认为呢?”
宋胤天看向兵部尚书杨永,“你可有适合人选?”
“启禀皇上,臣认为陈丞相所言极是。”
杨永拱手裝佯道:“若是启用新人,微臣一时还未有人选。”
他心中自然清楚。
这陈志远给他下套。
至于什么套,心下已经猜出一二。
定是想将在兵部任职七品参编的朱俊杰推出去送死。
让一个毫无经验带兵的新人去剿水寇,这一去生死难测,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此话一落。
宋胤天脸色阴沉了下来。
宋义和朱英华隔空眼神交流了一番,似乎做好了某个决定。
秦淮和李达自然跟杨永一样的精明,自然也同样觉得推荐朱俊杰实在不妥。
陈志远却得意洋洋。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时,兵部侍郎张文林站了出来。
“臣有一人,可举荐。”
众人视线落在张文林身上。
秦淮和李达眉头瞬间拧起,看来这张文林跟陈志远已经谋划好了。
就在两人琢磨待会如何将朱俊杰保下来时,宋义大放心声。
【待会不要拦着陈志远和张文林,这次水寇是朱俊杰立功的大好时机。】
秦淮和李达相视一愣,旋即朝宋义方向点了点头。
宋胤天看了张文林一眼。
此人是丞相的门生,看来两人定是事先串通好了。
“何人?”
“兵部有个七品参编,善兵法且心思缜密。”
张文林道:“最适合领兵前往西北平乱,他乃是朱氏子弟,朱俊杰。”
朱俊杰?
皇后直系弟弟。
不少丞相党在这时明白了张文林的意图。
纷纷应声附和。
陈志远更是直接放声附和,“张大人所言甚是!”
兵部尚书杨永本想出声,却被一旁的李达给拉住手腕。
“.”
杨永扭头疑惑看向李达,只见李达无声摇头。
杨永依旧不解,转而又看向另外一旁的朱英华。
却见他也摇了摇头,这才放心放下手去。
看来,他们心中已有了计划。
宋胤天脸上倒是没什么反应,神情淡淡。
“既然张爱卿如此力谏,朕册封朱俊杰为五品副将军,统帅三千铁骑,择日启程赶赴西北。”
他说罢,挥了挥袖子,示意退朝。
群臣恭敬施礼,鱼贯而出。
不少丞相党大臣追出,恭贺张文林。
并纷纷夸赞其忠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