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抗战之铁血特工 > 第一百一十五章.难打的掷弹筒

第一百一十五章.难打的掷弹筒

1.

在大小闹枝沟缴获了这具掷弹筒之后,雷娜就在琢磨这个掷弹筒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个有机械天分的德国顶尖枪械工程师来说,分析出掷弹筒的发射原理,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她已经知道掷弹筒是依靠高低压原理进行发射的,发射方向的控制是利用筒身上的那根白线对准目标从而实现的,射程则是通过调节距离调节钮改变的,掷弹筒上面有距离刻度,右边的是大刻度,用于粗略设置,每5米为一个分划,左侧则以1米为单位。

她知道迫击炮的射程控制主要由发射药包决定,然后利用发射药包决定了大致的射程之后,细微的精确的调整则利用迫击炮的发射角度来改变,但是这掷弹筒既然设成精确到米,很显然就利用了改变膛压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发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

这时候雷娜还不知道特殊情况下,掷弹筒手中的超级老鸟,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近乎水平的发射,也可以近乎垂直的发射,但是一般的掷弹筒手是做不到这点的,没有10年8年的经验,谁敢这样玩?到时候都不知道把掷榴弹射到哪里去了。

但是雷娜手上并没有这日军八九式掷弹筒的说明书,也就无从知道,这八九式掷弹筒的发射角度应该是多少度,但是按照常理分析,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发射角度为45度的时候射程最远,所以雷娜就认为这八九式掷弹筒肯定采取的是固定45度角发射,很显然她的分析是对的!不过分析对了就一定做得到吗?这就应了中国一句俗语“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知道发射原理并不一定做得到准备命中。

雷娜之前也没有试射过,第816教导队是在敌后活动,拿两颗掷榴弹让她试射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只有掷榴弹一爆炸,这鬼子密探和日军讨伐队就来找自己的麻烦了,所以此时还是雷娜第一次真正的发射掷榴弹,她先问了一下山下敌人的距离,这里这么多用狙击瞄准镜的,瞄准镜里面有十字分划,很轻易的就能测出目标的距离,张思然报给她:310米,目标敌人的掷弹筒小组。

怕雷娜不清楚,张思然还冒险伸出头去指示日军掷弹筒小组的位置就在那片草丛里面。雷娜就把掷弹筒的距离调节钮到了310米的位置,然后又把筒身白线对着刚才张思然指的日军掷弹筒手藏身的方向,再拿出了一颗高爆掷榴弹,放进了掷弹筒筒口,然后再一拉发射机,这枚掷榴弹就带着大家的期盼飞上了天空,三秒钟后,就在鬼子宪兵趴着的那里爆炸了。

张思然等烟雾和尘土散去,仔细一看发现没有伤到敌人分毫,大家都伸出头从倒着的那棵大树树干上面去看,发现掷榴弹的落点差了足足二十米远,倒是掀起的一些泥土落在了趴着的鬼子宪兵身上,但要指望带来杀伤就是妄想了,雷娜也挺不好意思的,脸都红了,用德语讪讪的说:方向没错,距离调节也是对的,那肯定是掷弹筒的发射角度没掌握好,刚才角度应该是大了,所以出现了近失弹,我把掷弹筒的发射角度,稍微再设小点。

2.

应该说雷娜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但是知易行难,这掷弹筒没有两脚架,没有高低机,士兵一手扶炮筒,一手拉动发射机发射,稳定性差,距离稍一远,精度就很差了。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概略射击方式,谈不上精确瞄准,全凭手感和经验。

虽然雷娜知道是发射角度出了问题,但是她把发射角度又设小了一点,再放了一枚掷榴弹进去,结果这么掷榴弹发射过去后,又打到了日军掷弹筒手身后20米远的地方,打在他们坡下,结果这次日军掷弹筒手甚至连泥土都没有溅到。

张思然一看,也明白掷弹筒的发射原理了:确定好距离和方位后,筒身必须固定角度发射才能准确命中。雷娜搞明白了发射原理,但是要么是不知道该取的发射角度是多少,要么知道发射时筒身角度,但是手上做不好,发射角度时大时小。也就是说雷娜这个射手现在还没办法准确命中。

这掷弹筒的发射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原理简单,一说就会,难就难在怎样掌握角度上面,这就跟迫击炮不同了,如果一个新手掌握了迫击炮的使用规则后,告诉他如何瞄准,距离该如何装定,理论上说菜鸟迫击炮手和老迫击炮手发射的迫击炮弹都会落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发射速率可能有差异,除非使用简便射击才会分出高下。

但是掷弹筒就不一样了,你距离是同样设定的,筒身的白线也对准了目标,但是你没有经过长期的苦练,就没办法保证这掷弹筒你放在地上就是标标准准的45度,而经过长期苦练之后,日军的老掷弹筒手都形成了肌肉记忆,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