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电磁大炮,普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便是科幻作品中,那庞大的,射程达数千公里,能够一发入魂的巨型电磁炮!
但实际上,在现实世界,或者说,在地球大气层内,这样的巨型电磁炮是不切实际的。
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大气层内是有空气阻力的!
使用电磁炮发射的炮弹初速越快,其在行进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摩擦力便越大!
而且,由于炮弹速度与所受阻力还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这也导致了,想要在大气层内发射一枚超音速炮弹,需要用到的能量庞大到难以想象,完全不可接受!
此外,由于电磁炮在发射时,会产生极大的过载及电流磁场,随之而来的便产生了两个大难题!
一是炮弹过载太大,传统炮弹的火药和引信根本无法承受。
于是人类被迫使用实心铁疙瘩,也就是钨合金炮弹作为电磁炮的炮弹。
而这样的实心炮弹由于缺乏火药,仅能依靠纯粹的动能杀敌,又被称为动能武器!
还是同样的道理,在大气层中,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动能武器的效果不甚理想,远不如传统的火药炮弹。
第二则是电磁烧蚀问题!
电磁炮轨道会在炮弹内部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过大,弹丸便会融化!
且因为涡电流的存在,目前的电子元件无法承受,炮弹也无法做成制导炮弹。
这也导致了,电磁炮一旦发射距离超过百公里,那命中率将相当地感人。
以上两个难点,成了制约电磁炮发展的最大难点!
当然,如果有一天,人类文明进军辽阔宇宙的话。
宇宙空间真空的环境,或许能让人类重新捡起科幻作品中描述的那种电磁大炮!
但至少现在的话,在地球大气层内,电磁炮的使用理念有所不同。
前面提及了电磁炮的缺点,那接下来便是要谈一谈它的优点了!
在同等情况下,由于电磁炮的峰值过载小于化学能火炮。
因此电磁炮可以做到更均匀的加速!
另外,使用电磁炮能完美控制炮弹的初速,并且赋予其极高的初速。
而不需要像传统化学能火炮那样,每次发射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测量再发射第二枚。
因此,实际上电磁炮在大气层内最佳的使用方式,并非是杀敌而是用于充当发射平台!
而这样的使用方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电磁发射器!
所谓电磁发射器,便是利用电磁力提升和推动物体,将物体加速到超高速的装置!
实际上,这一原理与航母上的电磁弹射有着相同的道理。
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是弹射飞机,而是火箭、导弹!
传统的火箭与导弹想要发射时,需要装填大量的燃料,才能让其正常启动。
巨量的燃料占据了它们大部分的重量,也限制了它们的最大射程。
而若是使用电磁发射器充当火箭及导弹的启动器,那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它们的重量,更可以极大地提升它们的射程!
更重要的是,使用这样的发射方式,所需的花费是传统方式的十分之一二!
便宜、高射程、炮管无需冷却,可短时间多次重复发射等……
如此多的优点,奠定了电磁发射器的绝对优势!
而许昌明与马院士要合力研究的,便是这种具备跨时代优势的电磁发射器!
有了可控核聚变与常温超导,过去困扰电磁发射器真正落地的阻碍已经被扫清大半。
斗志昂扬的两人一刻不曾停歇,投入紧锣密鼓的研究之中!
半个月后,6月5日。
一则令全球震惊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大嘤国《卫报》爆出了一则新闻:鹰酱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这则新闻一经爆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关注及激烈讨论。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
6月6日。
鹰酱《华盛顿邮报》披露,过去6年间,鹰酱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鹰酱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秘密资料!
鹰酱舆论随之哗然,各种接连爆发游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