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失踪的孩子中有一个是村长的孩子。
“村长当时在镇上还没回来,听说自己的孩子去山上玩没回家,连夜往回赶。赶到以后就和几个家长一起去‘仨平头’去了,他们在山脚下从半夜守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早,村长就组织所有的村民上山寻找。”
听完这一番话,苏晨没有说什么。
余州市在北边,又靠海,如今才三月份,城市里都经常起雾。
如果“仨平头”树林茂盛,那起雾的情况就不是城市里能相比的了。
这种情况下上不了山很正常。
“这里是口供的副本和案件资料。”
说完,王亚山将三份准备好的资料分发到三人手中。
三人翻开案件资料,仔细翻看了一遍。
除了郑圆的父母没有资料以外,其他所有的口供的一致性都很高,唯独欧海一个人身上疑点重重。
来路不明的资金,孩子的衣物,含糊其辞的口供…
所有的疑点都指向欧海,一时半会根本发现不了其他的问题。
怪不得在孩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这个王亚山都如此肯定欧海是犯罪嫌疑人。
这个案件似乎只差孩子的下落,便能定案了。
若是找到孩子们的下落,口供全部指向欧海的话,那就根本没有重新调查的必要了。
案件才刚被拉回众人的视野不久,便立刻恢复了黯淡的模样。
苏晨拿掉眼镜,闭上双目。
欧涛,接触案件,必然是对案件的结果不满。
对结果不满,肯定就会试图去破解案件。
想要抓住欧涛,一定要从破解案件的思路下手。
但是,他会从哪里试图去破案呢?
人证?物证?
不对。
既然欧涛对侦查的结果不满,那他肯定不会再走警察侦查的角度去试图破解案件。
那就只剩下案件唯一模糊之处——孩子们的行踪。
如果换做是苏晨自己的话,苏晨也会从此处下手。
但是,孩子们在哪呢?
等等…
有什么不对劲!
苏晨此时突然想起来一个人,洪达!
在不需要人质的情况下,追捕小组的队员亲眼看到欧涛把洪达救走,在半路却又把洪达给扔了出来!
因为,他有事情要吩咐洪达。
那就说明,洪达说出来的一切,都是欧涛想让追捕组知道的!
他最后问欧海的那个问题,也是帮追捕小组问的!
想到这里,苏晨的背脊炸开一阵冰冷。
欧涛相信欧海是无辜的,也相信欧海那天晚上在山上。但是,他依旧问欧海那天晚上在山上做什么…
做什么都不要紧,只要跟孩子无关就行。
孩子们,依旧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