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的同事、朋友大多办酒也都在这,他们也去吃过席,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妈,这么急的吗?”
徐之浅目瞪口呆,被父母这惊人的计划速度给吓到了。
“噗嗤。”
于若男看着女儿难得的呆样,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头。
“倒也不是现在,但你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得现在就通知,亲戚们肯定也就都知道了。”
“酒店不也得提前订好,你们高考统一出分数,大家的时间也都挤在一起。”
于若男慢悠悠的一一解释着。
“真到办酒的那天肯定是放在你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大概就是七月底八月初的时间。”
“我现在跟爸打个电话,让他看看哪几天那个日子比较合适,趁早定下。”
徐安邦突然出声,他爸妈虽然跟现在多数的父母想法不一样,但是这些事情还是会帮忙的。
“行,你赶紧打。”
于若男也知晓公婆的性子,只想着下次回去时多带点礼品给他们。
虽然当初嫁过来时让她有些惊慌和吃惊,但随着时间的过去,于若男越发觉得公婆这种性子的好处。
他们不帮忙但也不会想着扒拉人啊,听了朋友吐槽的一些婆家事之后于若男觉得自己公婆真的挺好的。
“喂,爸,你帮我看看......”
徐之浅就看到他爸话还没说完,手机听筒就传来了她爷爷中气十足的声音。
“还等你现在说,你之前刚一打电话来我就开始看了。”
“浅浅这么大的事,不得仔细些吗。”
先是损了徐安邦一顿,徐爷爷才说起正事。
“我看了,七月三十号、八月二号、五号六号,这几天的日子都比较好,你们自己选一天。”
“提前跟我讲,我也好跟你舅舅他们说一下。”
徐奶奶的声音也紧跟着传来,徐安邦一一应了,最后让徐之浅跟徐之言打了个招呼才挂。
“爷爷,奶奶,你们身体好吗......”
“嗯嗯,要注意身体,过段时间我们回去看你们。”
“爷爷奶奶好!”
“爷爷奶奶拜拜。”
姐弟俩轮流说了几分钟,这才挂了电话。
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徐之浅接触不多,但留下的印象都还不错,或者说两边的老人对她都说得过去。
爷爷奶奶看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就都给分了家,老两口自己过,规定每个月养老给多少钱,老了后两个儿子轮流照顾,女儿随她。
他们老俩口就不插手儿子的事了,其中包括不帮着带下一辈,也不会找那个孩子吸血。
三个孩子,成了家就都不管,一视同仁。
那个孩子孝顺,给的东西多,就对那个态度更好。
村里人说老俩口不近人情,身体还能干时,都不帮着搭把手带带老大老二的孩子。
比如老大媳妇于若男生二胎只能选择辞职,因为没人帮忙。
比如老二家里条件差,孩子又多,也不帮着点。
只顾着两人轻松享受,两个儿子都结婚时,徐爷爷徐奶奶也才五十岁不到,就不干农活了,只等着儿子给养老钱花,最多也就种了一点够自己吃的菜。
每天不是在家躺着看电视,就是到处闲逛,让外人说了不少嘴。
可徐之浅却觉得爷爷奶奶这样还挺好的,起码他们身子康健,过得轻松,也没对她爸妈那里不好。
只要她爸妈不在意,她就更不会在意了。
老人身体健康就是最好的事了。
外公外婆那边,一对比起来,就感觉遭罪些了。
于外公于外婆思想上有着那一辈常见的重男轻女,一共生了三女二子,前头三个女儿从小也是苦着来的。
于若男身为老三比前头两个姐姐稍稍好一点,好一点在于她是小女儿,有姐姐照顾。
但也被父母忽视,跟于二姐一样是隐形人。
等有了下面两个弟弟后,父母就跟没有精力花在她身上了。
终究是亲身父母,看着老两口一大把年纪还帮着两个儿子忙活里里外外,三姐妹又是生气又是心疼。
出手帮吧心里难受,不帮吧,看着父母又受罪心里也难受。
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却发现父母奉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一概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