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弃妇的美好时代 > 第213章

第213章

有功有过,却不能相抵,赵永年看王绮芳的目光,多了几分冷意,话语间也多了几分疏离:“这里也没有外人,有什么要事,说吧。”

王绮芳不是傻子,当然看出赵老爷眼中对她的不满。不过,满意也好、不满也罢,等她离了赵府,便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了。

从袖袋里掏出信封,将里面的纸片掏出来放到书桌上,王绮芳柔声道:“老爷,您看看这个。”

“恩?”赵永年不知王绮芳的意思,不甚在意的伸手拿了过来,一看,“赵氏商行的布票,酒票,银器票……二少奶奶,你别说你不认得赵家发行的票据。”

哼,这就是她所谓的要事?

赵永年没好气的把票据拍在桌面上,凉凉的问道。

“老爷先不要气恼,儿媳是赵家的少奶奶,当然认得咱们家的票据,”王绮芳丝毫不受赵永年嘲讽的影响,微微一笑,道:“只是,儿媳有点疑问,若有人拿着咱们票据,同时来换购商品,咱们商行是否有能力全部兑现?”

正文 第013章 埋下伏笔

前世,王绮芳并不是学金融的,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看了那么多电视剧和小说,她从见到第一张票据的时候,就想到了金融业的一张催命符——挤兑。

“同时兑换商品?”赵永年心里一惊,他再次看了看那些票据,然后沉默了良久,随即笑道:“怎么可能,赵氏发行的票据数以万计,若兑换成商品,足够京城的百姓们消费几个月还有余,谁会把票据都兑换了?再说了,这些票据都是分散在百姓大众手里,几家同时兑换东西还说得过去,哪有全城的百姓一起换的?”

“呵呵,老爷说的是,”王绮芳并没有反驳赵永年的话,不过她刚才一直密切关注着对方的神色,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刚才她提到‘同时兑换’的时候,赵永年的脸上闪过极其短暂的焦虑,她指了指桌子上的票据,笑道:“但若是这些票据集中在某一部分,或者某一个人手里呢?而且恰巧这个人偏又是咱们赵家的仇人,您说他会不会选个恰当的时机,将手里的所有票据同时兑换?”

“恰当的时机?”

“没错,比如说他收购了一万两银子的米票,专等灾年的时候来兑换稻米,赵家可有能力兑现?”王绮芳见赵永年一副沉思的模样,便举了个简单却非常经典的例子。

“嘶~~”赵永年吸了一口凉气,他神色莫名的看向王绮芳,似乎想从她圆润白皙的面庞上看出什么端倪。

沉默了许久,他慢慢的说:“你想要什么?说出来听听吧。”

“老爷果然厉害,七娘我什么还没有说呢,您就料到了,”这话倒也不是奉承,王绮芳的确有些佩服赵永年的头脑,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正色道:“想必老爷也知道我手里有几间铺子,虽然规模不大,但也能保证我们母子四人的生活。只是,在京里做生意,需要大量的人脉和根基,而我一个妇道人家,既不能时常抛头露面,也不能任意交结陌生人,只能偷个巧。”

王绮芳故意顿了顿,偷眼看了看赵永年的反应,见他脸色并无不悦之后,这才接着说,“我听说来年春天便是儒商业协会三年一次的认证大会,不知老爷能否给我预留一个名额?”

“什么?你想当儒商?”赵永年听了王绮芳的话,楞了下。刚才,他听王绮芳絮絮叨叨的说什么‘人脉’‘根基’,还误以为儿媳想离家后仍借用赵氏的名义行事,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他这个二儿媳的野心这么大。

“是的,还望老爷成全。”

王绮芳点点头,郑重的对赵永年说,“虽然我仍是赵家的二少奶奶,但毕竟已经签了分产别居的契约,来年搬离赵家后,自然不能再劳烦赵家替我遮风挡雨……七娘当了儒商后,一方面能有一个强有力的身份保护自己和孩子们,另一方面也能帮赵家节省些。”

“节省?赵家不缺那点米粮”

赵永年轻哼出声,对王绮芳的话很不以为然。

“这是自然,”王绮芳心里冷冷一笑,在赵家生活了五六年,她还不了解赵家诸人的行事作风?商人本性、小抠传统,论起‘节约’过日子,赵家的主子们个顶个的厉害。

按照分产别居的约定,王绮芳离开赵家后,赵天青每个月要支付纹银四十两、米粮菜肉若干,全部加吧起来也有五十两银子,作为王绮芳和孩子们的生活费。

当然,每个月五十两纹银对于豪富赵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罢了。可对于小抠祖宗赵家来说,这笔银子花得格外冤枉与不值——二郎两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