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王桃花在渡口就接到了那批茶货。验了货,付清了银钱,就雇了十来辆牛车把它们运回了沟子村。
看着摆在作坊里的两百多箱茶叶,王桃花也有些紧张,成败就此一举!
她撕开纸囊,红褐色的茶叶就如瀑布般散了出来,一股香气也扑面而来。王桃花拨了拨,果然上头的一半还是比较干的,下头一半就洇湿了。仔细看去,闻去,还好没有发霉。
“杜婶,咱们把这箱子里的茶囊全撕开,上半部分干点的铺在匾箩里晒,这太阳毒,有个一两日功夫也差不多了。下头的放这箩筐里,咱们得去锅里烘一下。虽然二次过锅香味会散去些,不过至少能用。如果碰到发霉的就放一边,别掺合进去,不然一颗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的。”
几人正撕着纸囊,就见罗桂花母女,潘秀云和兰花婶子几个来了。
“婶子们咋来了?”
罗桂花指着院子里堆得老高的箱子笑道:“你那十来辆大牛车进村子,谁不知道呀!?咱们几个想着那么多东西许是要帮忙,这不就过来看看。”
说着看到地上的匾箩里的茶叶。
“丫头,你可别告诉我,里头都是茶叶?”
王桃花点点头。
一行来的几人都拍拍胸脯。
“哎哟,这么多茶叶得花多少银钱呀?丫头,你这主意可忒大了点。”
“桃花,你不会要改行做茶水铺子吧!?这么多茶几年也泡不完呀!”
王桃花哭笑不得:“婶子们,这些茶叶都是受了潮的,卖得便宜。这不就挑出来烘得烘,晒得晒,后头要做些吃食。这不你们来了,可就跑不了了。”
兰花婶子也啧啧两声:“这事情我爱做呀,这茶叶闻着多舒心呀!”
于是几人立马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院子里就晒了几十个匾箩,挑出来的湿茶也有七八个箩筐,发霉的也挑出了两箩筐,约莫两百来斤,只能倒了,可把王桃花心疼死了。
经过两日的烘烤和翻晒,二千多斤的茶叶全部入库。
作为感谢,王桃花给来帮忙的人每人送了一斤茶叶,这下可把其他人羡慕死了。这茶叶虽然烘晒后失了些香气,可也是村里难得一见的好茶呀!
灶房里。
一干人正忙碌着。
王桃花先往锅里倒了些白糖进行翻炒,等糖化成琥珀色后,抓了一把茶叶下去翻炒。
这个时候一定要用小火,免得茶叶炒得过火,导致茶叶变苦,有焦味。接着倒入一碗白开水,那茶叶就在水中飘荡了起来。等水开了后,倒入一大碗牛奶。
“小兰火再小点!这牛乳子沸了就没那般香了。”
约莫半刻钟,那牛奶微微起泡了,王桃花就让莫小兰给卸了火,盖上盖子闷了起来。
“冬儿芋圆子做好了吗?”
“姐,已经煮好了,我做了芋头和南瓜的圆子。”
王桃花看去,白色的芋圆像珍珠,黄色的芋圆像琥珀。因这时代没有木薯粉,于是加了糯米粉和地瓜粉,捏了捏还是颇有弹性的,外头也是亮晶晶的。
这边杜月娘也准备好了红豆,葡萄干、花生碎和水晶冻。
王桃花就嗅到一股茶香交织着奶香散了出来。
“差不多了!”
王桃花一掀锅盖,那牛乳子已经变成了棕色,散发着一股好闻的香甜热气。
“杜婶你拿滤网来!”
之前,王桃花看过滤地瓜浆水太麻烦了,于是用竹子编了一个圆环,把纱布纳了进去,做了滤网,就跟捕蝴蝶的网子很像。这样过滤东西又方便,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