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知的推断,洪明旭的眸子瞪得更大了,他看向程肃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还有些呆滞。
怪不得。
将军在听林乐知说到‘断梗浮萍’时,便不再反对他留下来。?/-狐μ`恋ˉ:文,a¢学,μ, :|?追-?最.÷+新?-:章.??节¨μ
原来如此。
林乐知继续说道:“这也就是将军为何要守在村口的两名将士,待夜幕降临后再返回院子,而不是一早便守在院落之中。”
“为何?”
“在我们从裂缝中回来后,将军命所有人前往人偶洞,躲在拐角后的崔岩便可顺利离开,不过……”
不过。
院落里仍有留守的将士和百姓,其他的井道口也都没了绳索,他自然暂且无法离开那里,但此前被人检查过的去水口便成了最好的去处。
有程肃在,即便有人想再去检查一遍,也可及时拦住。
之后,他只需等院落没人之后,便可从井口中出来,院落里本来就踩满了水渍和青苔,所以之后出来的他,也可混入之前留下的青苔足迹,不会被人发现。
但他仍然不能从村子离开,因为有将士把守在村口。
这个时候,程肃的安排就至关重要。
既能显得程肃本人与此案无关,并且还想探明此案的决心,还能让崔岩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安全离开。
崔岩从井中出来后,便小心翼翼的转移到了一处院落的门口,只待守在村口处的两名将士返回院落,然后自己再悄无声息的从村口离开。
沿着林中的弃物返回湖边,扮作水鬼,吓跑留在湖边的百姓,并留下当中最大的一艘船只。
这也就是为何。
程肃明知此船被火烧到,还要继续征用的原因。
但若不是程肃此举,不是要保这艘最大的船只,船板上的鱼胶便不会被他发现,也便破不了此案。
“将军和崔岩的这个计划确实堪称完美,但他或许太过紧张,亦或是怕挪动门板被守在院落的两位将士听见,所以他并没有复原门板的位置。”
在跟随程肃的队伍离开这里时,他有意留心过每一处院落。
山路两侧所有的院落大门无一例外,都是朝内院打开的,门板的边缘几乎都抵到了一侧的院墙上。
“当时天很黑又弥漫着雾气,我并未发现,但肖煦这个人却很是谨慎,在观察事物上,堪比狐狸,在他的视线引导下,我才发现那道门板开合大小不对,且门后的杂草中布有青苔和水渍,青苔和水渍向院门外延伸。”
林乐知稍作停顿,语气中似带有叹息道:“我想……将军和崔岩都没有想到,关子恒会在第二日的清晨来到此岛,并带来了船只。在他们的计划里,应是要将湖岛隔离,借助水鬼的可怖传言,阻止不知情的人登岛遭险。可偏偏事不如他们所料,为让湖岛继续保持封闭,最好的办法,便是将无关百姓送回后,焚船。”
说罢,林乐知看向紧盯着洪明旭,眸中带有恨意的崔岩,接着道:“之后,崔岩便潜伏于暗处,等待将军的号令。”
那日,周元良和朱阳在发现林中带水的足印后,程肃那么着急的带人去寻找,又让洪明旭留在原地休息,想来就是担心崔岩被人提前发现。
‘这地上的水渍说不定只是他障眼法,让我们以为是水鬼所为,实则根本就不在水里。’
当时,程肃说出了此话。
依程肃的谨慎,他居然在不让人去水中查探,借着自己的话往下说,认定是障眼法,将众人引至附近的林子查探。
如此种种。
在想通一切后,便只能是程肃在帮崔岩争取逃离时间,当时崔岩,应当就在水里。
因为若崔岩继续在林中穿行,他身上的水渍,林中的水渍便会暴露自己,因此,躲到水中,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若我推断没错的话,崔岩暴露行迹,也是将军和崔岩你们一早商定好的,因为你们要送留下的百姓离开此岛。你们来岛本就是为了寻找宝藏,最后送百姓回去,也不会被洪明旭起疑,并继续你们的计划。”
林乐知这次是真的叹息道:“只是你们也不曾料到,在岛上的这短短四日,竟群蛇出巢,接连发生凶案,更有无辜之人在此丧命。”
听完,洪明旭的目光更显呆滞,宽大坚实的身形竟也一阵踉跄。
不光是洪明旭,除了程肃和崔岩有些讶异外,其他被蒙在鼓里的将士也在接收了这么大的讯息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