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咽下一口锅盔,言简意赅回答了江远衡的问题,“好吃。”
说完他又继续埋头,呼噜呼噜地扒饭。
锦州是大米产区。
江远衡从小锦衣玉食,吃的主食都以各色粳米为主。
别说吃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北方普通百姓吃的锅盔。
他实在想象不到,白水泡杂粮锅盔究竟个什么味道?
再看姜小花一家子吃的头也不抬。
江远衡两眼发直,好奇心和肚子里的馋虫同时激烈翻涌。
这时,桂伯走过来,说,“小郎君,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将就着吃了。”
“我看见那边有个卖包子的,摊主还算干净,不如让绛墨去买一些吃?”
他看向姜小花,又含笑邀请,“姜娘子、李先生若不嫌弃,就一起用吧。”
姜小花含笑婉拒,“多谢桂伯,不过我们吃这些就够了。”
“杂粮锅盔!”一直沉默的江远衡忽然开口。
他指着李元之手里的陶碗,眼神坚定的,仿佛即将进入皇宫殿试。
“桂伯,我就要吃热水泡杂粮锅盔!”
桂伯愣住。
绛墨震惊,“公子,您确定要吃这个?”
他从小与公子一同长大,公子在外面吃饭,哪次不是花银子结账的?
那粗粮锅盔是何物?两个铜板就能买三个!
江远衡急切地催促,“快去快去,我已经饿了!”
绛墨向来唯公子马首是瞻,听到公子饿了,他也顾不得再犹豫。
急忙跑去买了锅盔,又向附近煮馄饨的摊子买了热水、要了四个海碗。
江远衡洗了手,有样学样掰了饼,迫不及待命绛墨倒水。
眼看锅盔吸收了一些水分,江远衡伸手就要去端碗。
姜小花余光看见,制止道,“江公子且慢。”
江远衡乖乖停手,充满期待地看向姜小花。
姜小花问,“江公子喜吃甜的,还是咸的?”
江远衡想了想,“甜的!”
一定是那些小瓶子!
他刚才就想问了,姜娘子他们泡锅盔时,打开的那些小瓶子究竟是什么?
姜小花果然从包袱里拿出个小木瓶。
她打开瓶塞,向江远衡的碗里倒了些。
瓶口流出晶莹剔透的液体,微微拉丝粘稠。
江远衡低头闻了闻,惊喜道,“蜂蜜?”
姜小花重新收起瓶子,说,“江公子用筷子搅匀,就能吃了。”
又转向桂伯,“三位吃甜的,还是咸的?”
作为主子的江远衡都选择吃锅盔了。
桂伯等家仆当然不能吃香喝辣,只有跟着吃水泡锅盔。
绛墨跟自家公子一样,选了甜的。
桂伯和陈旺犹豫之后,还是选了咸的。
陈旺心中暗暗嘀咕,甜的就是放蜂蜜,咸的估计就是放盐巴。
姜小花给绛墨放了蜂蜜,换了个小瓶子,又重新打开了一个广口小盒。
瓶子里倒出的不是盐巴,而是种黄褐色的粉末,闻起来有浓郁的香味。
盒子打开是雪白的膏状物,要用干净筷子挖出来一点。
姜小花边给两个碗里加料,边说,“咸口就是猪油和香料盐。”
刘光抬起头,骄傲地补充道,“那里面是把几种香料和豌豆一块炒熟了磨粉,最后兑些许盐巴。”
“无论掺什么吃,都香得很呢!更别说加了猪油,说吃谁知道!”
这些调味品都是到了中原后,姜小花沿途凑齐,一点点捣鼓出来的。
偶尔遇到客栈的饭菜不和口味,也能拿出来调剂下饭。
猪油和香料盐经过热水的催发,香气四溢。
陈旺口水都要下来了,他端起碗刚要吃,就听见江远衡一声惊呼:
“太好吃了!”
众人只见江远衡双手捧着碗,眼神狂喜,犹如发现了什么珍宝。
“锅盔吸了汤汁,口感蓬松而不失嚼劲,野生蜂蜜高级的香甜过后,又凸显出面饼本身的谷物原味,越咀嚼越香,余味淡淡的回甜,真是越吃越好吃啊!”
他说这段话时语速极快,一气呵成。
陈旺已经吃了几口,忍不住称赞,“果然还是咸的好吃,香!”
此话一出,几对目光刷刷刷投向陈旺。
陈旺愣住,他是不是说错啥话了?
小苗苗说,“明明是甜的最好吃!二哥,你说对不对?”
刘光惊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