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
这样下来,朝廷就有钱了,到时候修新宫殿的时候,大可不必抠抠搜搜。
给修宫殿的工匠们的待遇好一点就好。
不过,朝廷要是修新宫殿,可不像庄子上这样,是招工。
而是,徭役。
征徭役,人们干活,是无偿的。
想到这里,李复也不由得叹息一声。
但愿天下清查寺庙之后,朝廷能够富裕到,修宫殿的时候,给徭役发放一些他们该有的福利。
哪怕少,也不至于让人家白干活。
如此,说不定李二凤还能在史书上再多一个好名声。
想想当初长安城修竞技场的时候,大安宫掏钱,也是雇佣制,而不是太上皇下旨征徭役。
因此,李渊还在长安城的百姓口中落了个好名声呢,因为那会儿,正是受灾的时候,太上皇掏钱雇人修竞技场,百姓们出力挣钱,买粮食,养活家里。
算下来,是好事,是功德一件。:幻~.¤想>-姬?* ??D免??费¥??阅o?读?a
跟着阎立德在行宫里溜达,别说,人多干活就是快。
当然,本来行宫的规模.......比起长安城里的皇宫肯定是没有那么大,但是也跟大安宫差不多,甚至,比大安宫大一点。
宫殿不用修那么多,行宫行宫,吃饭睡觉总共就那么点地方,用不着花里胡哨的弄那么多的殿宇。
主殿,偏殿,寝殿,亭台楼阁,花园假山,行宫住着主打的就是一个身心放松。
所以,居住的舒适度,目之所及的景观搞好,就足够了。
这是最基础的,剩下的,就是锦上添花,至于能添成什么样,就要看预算了。
但是,这行宫有预算上限吗?
长远来看,没有。
不过时间是有限制的,总不能修个几十年,那还让不让老头儿来住了?
老头儿等得起吗?
“这得等到来年开春以后,才能再开工了。”李复说道:“还要等到春耕之后。”
在工地上干活的工匠,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论起来,外面的活儿再重要,也比不过家里的地重要。
地种好了,关乎着家里一整年的口粮。
不管什么时候,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挣钱攒着,买粮食?
粮食的价格,说变就变,还不如指望自家地里的粮食产出,更令人心安。
乱世才过去多久,大唐所有的种地的农户,都是这般思想。
“是啊,不过也好,反正,诸多材料,还要有准备的时间呢。”阎立德笑道:“人多,干活快,也意味着材料的消耗,况且,有些工匠,家里是没有地的,他们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饭,比如说,眼下正在屋子里干活的那些木匠们,还有其他手艺人。”
士农工商,做官的,种地的,做工的,经商的。
他们就属于“工”类。
“他们是不停工的,所以,进度并没有停下。”阎立德笑道。
“来年不奢求,后年吧,这边要达到能住人的地步。”李复看向阎立德。
阎立德认真思索,而后确认点头。
“那没问题。”
无非就是多线干活,这边修宫殿,别的地方做家具装饰,等到宫殿修完了,几天时间就能将宫殿内部给拾掇利索,填满。
反正殿内一应器具,尺寸都是定数。
“等过年那几天,大家都闲下来,不做工了,年前年后的,咱们聚一聚,坐下来吃顿饭。”李复笑道:“到时候,也把家眷一并请过来。”
今时不同往日,他李复也是有家眷的人,有老婆有孩子,后宅有人操持,再聚在一块吃饭,老阎他们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并过来。
以前他们一帮大老爷们凑在一块,不带家眷,是因为当初李复没成亲,女眷没办法招待。
后来成亲了,但是没有孩子,因此,女眷之间的聚会,就没有那么的正式和隆重了。
顶多见个面,相互之间拜访往来而已。
毕竟凑到一块,吃饭聊天,多数也是聊后宅中的事情,多都绕着京城女眷之间的八卦,或是自家夫君,自家孩子。
“好,那我可就等着你这顿饭了。”阎立德哈哈一笑。
中午回到家中,李复难得心情好,奔着厨房去了。
让柳娘整点好吃的。
冬天,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