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沈明月的生活和以前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她的身边又多了三个奶呼呼的小团子。
现在她每天下班回家,大威他们三个就围着她叽叽喳喳地喊“妈妈”。
另外三个小的,在炕上挥舞着小拳头,蹬着小腿,看起来可有力气了。
回到玉河县以后,陆川和沈明月去给孩子上了户口。
因为之前的三胎,分了三个姓,以沈明月想,总不能厚此薄彼。
虽然大家不那么看重姓氏的问题,但是还是给小儿子落户口的时候姓了吴,跟吴桂芬同一个姓。
不过沈明月和陆川说好了,对于姓氏的问题,等孩子长大了,想换名字,换姓氏,他们都同意,到时候完全看孩子们自己的喜好。
在他们家,也完全不会存在姓氏不同个人喜好不同的事情发生,更何况,大清早就亡了,一个姓氏又能如何呢?
三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老四陆承昱。
老五陆承言。
老六吴承晖。
冬去春来。
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却并不让人觉得乏味,反而有着不一样的甜蜜、温馨与幸福。
转眼之间,四年的时间过去,如今已经是1977年10月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对沈明月来说,今年,可以参加高考,第二年就要改革开放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四年来,在沈明月和肉联厂众人的努力下。
玉河肉罐头,玉河熟食,玉河肉酱等等,销量特别广。
就连首都的各个单位都将订单下到了玉河肉联厂。
玉河肉联厂,从最开始玉河县的小厂,现在已经成为和玉河面粉厂并肩的大厂了。
要知道,玉河面粉厂是整个宜市唯一的面粉厂。
如今,玉河肉联厂的规模,一点儿都不亚于玉河面粉厂。
这四年间,沈明月依靠自己的努力,从最开始肉联厂仓库的统计员,到第三车间的主任,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玉河肉联厂名副其实的副厂长。
二十四岁的沈明月,也是最年轻的副厂长。
但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不仅如此,这四年来,沈明月还干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在74年八月的时候,又生了第三胎,这次是双胞胎。
如她和陆川所愿,这一胎是一对儿双胞胎女儿。
老七取名,陆橙舒
老八取名,陆橙希。
再之后,沈明月没做什么措施,再没有怀过。
不过谁看见她,都不会觉得,她是八个孩子的母亲。
一共生了三次,得了八个孩子的沈明月,每生一胎就反而比之前看上去更年轻漂亮。
不说的话,都以为她是十八岁的小姑娘呢。
如果,八个孩子基本都带出来了,当然,这里面吴桂芬和苏晚秋的功劳最大。
到如今,最小的陆橙舒和陆橙希都已经三岁多了。
几个厂联合起来有幼儿园,沈明月和陆川的八个孩子,现在都在幼儿园里呢。
毕竟,最大的苏橙暖他们三个,也才五岁多。
沈明月和陆川,准备第二年再送他们去读小学一年级的。
不仅如此,除了上班的时间,有空闲的时候,沈明月就会多学习学习。
不仅她自己学习,她还日日督促陆银凤,陆红梅还有陆勇来学习。
即便他们三个现在都开始工作了,但是在沈明月的影响下,全都养成了早读,还有每天学习的习惯。
每天学习的还有曹欢,四年了,她也没结婚,说起来是村里名副其实的老姑娘了。
但是读书反而使她充实很多,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另类。
不过,一直以来,村里的人就总是说,曹欢一个姑娘家,心气儿高,谁都看不上,天天就知道读那些没用的书,也不嫁人,丢人什么的。
好在,曹欢的家里人都随着她,她父母还有哥哥嫂子也都顺着她,曹欢完全无所谓别人怎么说。
直到如今,各大报纸全都发布了同一条令所有人振奋的消息——恢复高考。
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机会去读书,去参加高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得到消息的人奔走相告。
晚上的时候,陆家整个炸开了锅。
陆红梅拿着报纸非常激动,“我就说,嫂子你就是我们家的福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