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能有好的发展,现在又发展旅游业,未来会越来越好,可能需要更多人回来帮忙。
不过不着急,一块大饼,得慢慢吃,慢慢消化。
到时候,稻谷收割完,果林里有些水果要采摘了,现在采摘水果都是去镇上请人帮忙的,很多都是附近村民,他们自己家里种植的农作物不多,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来找点兼职,雾村请人,会包午餐,夏天会让这些人中午休息两小时的,一天一人200块,一天8小时。
别小看这200块,在这个地方是很高的收入了,很多人争着过来做这份工作,他们很卖力,怕丢失这份工作,而且雾村还包午餐,淘汰下来的水果也会分给他们拿回家去吃。
这份工作相当不错了,好过帮其他种植户,一天才120左右,不包吃的,时间又长。
所以雾村每次招工不愁没人来。
大伙忙碌了一上午,终于把鱼抓完了,可能还有遗漏,但也不想再找了。
拿回村里,统一放在村里的鱼池里,不过都是先数数有多少条鱼,再放进去。
“3658条。”
“这么多?”
“那时候不是只放三千条吗?”
“有些产子了?”
“可能是。”
最后的数量,有点惊喜,这样的成功率挺高的。
“大家想要几条就抓,中午吃吃看,如果味道好,我们就留着不卖。”村长让大家想要多少就抓。
先试试味道,再看看后续怎样安排。
“行嘞。”
“好。”
每家每户都来人抓鱼。
人多的会抓多几条,人少的也就少抓几条,随意,不强求。
简单让墨涵予抓五条。
两人带着鹅子和老王,提着鱼回家了。
回到家,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午餐煮起来。
新鲜的鱼,简单只想用很原始的烹饪方式。
墨涵予把鱼处理好,然后也把今天中午要做的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