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汉阙三国梦 > 第211章 奏议三疏

第211章 奏议三疏

\?无;错e±¤内2÷容\°?

不过活动也是白活动。入川固然重要,可守卫荆州更加要紧。果然,十日后司马所定了方案:由魏延率第三军在前,黄忠率第四军在后组建西进兵团。刘备亲临指挥,随第三军活动。第一军不动,严密驻守襄阳。第二军一分为二,分担江南的防务。

军令一下,张三爷的脸被气得更黑了,唬得张大力连气都不敢大声喘,只怕触了霉头挨一顿臭骂。

部队在做出征准备,那么公子刘禅在做什么呢?

他在写报告,而且是一次写三份报告。

第一份是关于土地改革的。

三县改革初见成效,粮食产量激增,诸葛亮有意在治掾外单独组建农掾,负责管理农桑,由向朗主事。因此要向朗详细报告三县的改革过程以及功过得失。向朗为求稳妥,特意先给刘禅过目,请他把关。

刘禅对报告本身并无异议,但对新政的推广却有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其实是古风教给他的。古风因买凶杀人,被判没收家产、流放夷陵。但这件事并未因此终结,他用血淋淋的教训让刘禅看清了改革进程中的残酷斗争。

一个醴陵就闹出个刺杀事件,如果每个县都来这么一出,粮食产量可能上去,但社会治安会不会因此遭受重创?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看来任何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渐进地积累中逐渐凝聚力量,培养壮大新利益群体,缓慢改变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才能保证平稳过渡。”

想到这里,刘禅挥笔写下三点建议:一、以经营权置换产权的改革模式仅限于三县,不再向外推广,而是将精力集中于深化三县的改革成果;二、其余乡县继续落实减租减税,将人头税逐步取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人口数量;三、大力推广梯田开垦、选种轮耕、水利设施等先进农业技术,尽全力提高所有地区的粮食产量。

第二份报告是关于西进战略。

兵进汉中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却是一步险棋。它牵扯到张鲁、刘璋、马超、曹操四方派系,还有可能引发孙权对荆州的觊觎。刘禅在策论中虽说得斩钉截铁,但他心里清楚,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轻松的战争,任何不起眼的敌人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尤其是庞统的安危更让人揪心。虽说由于自己的干预将战争对象从刘璋变成了张鲁,但这就足以改变庞统的命运吗?对此刘禅一无所知。

他只能提醒老爹,一定不能让庞统到战斗一线去,他的脑袋可比一场战斗的结果要紧得多。

至于汉中之战的核心仍然是攻心。要抓住张鲁集团神权统治的弱点,打掉其神性,使汉中百姓彻底醒悟,从而抛弃他们。部队对百姓要做到秋毫无犯,任何情况都不许破坏一草一木,更不许抢占民宅。严禁伤害俘虏,一律按我方士卒的待遇供给。成建制投降的打散建制分批送回荆州,完成改造训练后再重新编入战斗序列。

对于本地豪强,要采取限制与拉拢并行的办法,既保障其现有利益,又要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其中有影响力的代表,给予厚禄,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一份是关于造船及造车的规划方案。

“臣刘禅言:窃惟舟车者,军国之要器。宜于工掾之下置舟车曹,总领建造、修缮、改良、回收诸务。其属有二:一曰舟局,掌楼船、艨艟、走舸之制;二曰车局,司戎车、辎车、楼车之造。厂区规画、器械配置、匠徒调遣、物料转输,咸归统摄;考工程限、技术密要、功过黜陟,悉立章程。

置舟车曹掾一员,统帅全局;下设监作丞二员,分掌二属;考工史四员,司工艺记录。各随事置吏,如《考工记》,使轮舆弓庐,各有专官。

匠者,生民之枢机,制造之表仪。宜定禄秩三等:上匠比六百石,中匠比四百石,下匠比二百石。禄米之外,复给宅地、田亩。亲族得免徭役,子嗣许入郡学,如汉武博士弟子例。遣吏四出,遍寻巧者,务于纳、留、育,必以士礼以待。凡四方技能之人,不拘一格,靡费以聘;现有之材,宜周恤备至,于居于劳,悉予便利。考校匠术,须立规划一,考程昭明,考绩宣示,务使能者拔擢、庸者沙汰。此强工之术也。”

三份报告写完,刘禅放下笔,揉揉鼻梁放松一下眼睛,封好命人呈给孔明师父。

诸葛亮看到刘禅的报告已是申时。倒不是送的晚了,实在是孔明要管的事情太多,根本抽不出空来。即便如此他还是先看了向朗的那份,最后才读刘禅写的。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的确吓了一跳。这孩子是要成精啊,才这岁数就写起国务总结来了。细细读内容,竟无一不扣在要害,无一不算度精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